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心肌梗塞」的查詢結果共 653 筆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提醒,高血壓最可怕的地方就像「沉默殺手」,沒什麼感覺,卻默默損害血管,「不痛不癢的血壓高,其實是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的元凶之一」;血壓不是當下不痛就沒事,它是你未來健康的..
2025年06月19日 06:03:00「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陽明交通大學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有脂肪肝者,罹患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近三成,其中尤以心肌梗塞的風險最為顯著,上升幅度高達46%。
2025年06月17日 15:42:00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
2025年06月14日 15:00:00再傳醫療暴力!三軍總醫院一名住院老翁情緒失控毆打3名護理師,三總院方今(3)日發布聲明強調「醫療暴力零容忍」,已進行報案,目前受傷護理人員正請假休養,院方會提供相關法律協助並啟動關懷機制。
2025年06月03日 17:12:00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辦公室昨天發布,G4等級的「強烈地磁風暴」來襲,預計將持續51小時。對此,醫師指出,地磁風暴不只是讓飛機無線電出問題、GPS失去準確性,還會影響身體,不少國家研究證實,強烈的地磁擾動..
2025年06月02日 09:50:0078歲余姓男子駕車暴衝釀3死12傷慘劇, 高齡駕駛安全引發全台關注,對此醫師建議,可自65歲起每5年進行1次駕照適任性評估,至75歲再銜接現行3年換照制度;對於外界擔憂的年齡歧視問題,則應反過來考量,..
2025年05月20日 12:03:00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且深海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是生長發育必備的營養素,更可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抗身體發炎反應。
2025年05月19日 11:12:00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就感到一陣頭暈、眼花?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低血壓」,但其實也可能是比較少被注意的「姿勢性高血壓」。醫師提醒,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死亡風險比沒有此現象的人高出87%。
2025年05月13日 12:24:00瓣膜性心臟病若未及時處理,恐引發心衰竭、肺水腫,甚至危及生命,成大醫院整合心臟內外科、影像醫學及麻醉團隊,針對不同嚴重程度與類型的瓣膜病變,提供完整且個別化的「經導管微創治療策略」,協助患者擺脫喘、腫..
2025年05月09日 10:26:0050多歲的朱先生長年吸菸且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今年年初因胸悶、胸痛及呼吸困難,急性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症狀持續加劇,休克陷入昏迷,醫療團隊緊急搶救後,暫時穩定出院,卻在兩周內兩度因急性心衰竭、低血壓、肺..
2025年04月20日 11:23:00台灣心肌梗塞學會(TAMIS)今年首度設立「護心獎」,在13日公開頒獎,其中團隊獎由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肌梗塞團隊獲得,個人獎得主則是雙和醫院的個案管理師江婉婷。北榮心肌梗塞團隊主題為打造「心寧無懼圈,建..
2025年04月15日 15:43:00「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
2025年04月14日 11:08:00近年來中國大陸有部分老年人熱衷於「撞樹鍛鍊」活動,認為透過撞擊樹木可以激活經絡與穴位,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然而,醫師指出,這種鍛鍊並無科學證據支持,且具有安全上的隱憂,建議不要盲目參與。
2025年04月08日 11:41:00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曾提醒一名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要配戴CPAP(睡眠呼吸正壓儀器),協助睡眠時呼吸順暢;一年後他中風了,坐輪椅再度出現在診間,語氣哽咽「早知道我就聽你的話了」。
2025年04月02日 07:00:00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 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2025年03月30日 08:50:00劉邠如、張琦珍/台北報導 交通部前部長郭瑤琪因主動脈剝離驟逝,引發社會對這項致命疾病的高度關注。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兼行政副院長袁明琦醫師表示,主動脈剝離來得又急又快,「送到醫院的話大概就是..
2025年03月24日 19:09:00冬季氣溫變化大,很多人都知道要做好頸部保暖,但其實「腳」也很重要。醫師指出,冬天氣溫變化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長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年長者因感官退化,對體溫變化的感知較遲鈍,往往等到身體出現狀況才察覺,建議..
2025年03月23日 13:20:00台北區醫院個別總額將在4月正式上路,健保署也與醫界討論研擬22個保障項目不納入總額。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表示,罕病的患者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罕病藥物本身就屬於專款預算,並不在醫院個別總額的一般服務項..
2025年03月19日 13:41:00現代人生活繁忙,為了把握分分秒秒的工作時間,不少國人有愛憋尿的壞習慣,就連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都看不下去,點出憋尿對身體「帶來的10大傷害」,除了會引發腰痛、排尿困難、血尿、尿失禁等問題外,突發性的血壓升..
2025年03月16日 20:18:00根據國內調查顯示,將近4成糖尿病患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直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典型症狀,或是皮膚搔癢、手腳麻木、陽痿、傷口癒合不良等原因就醫,才發現罹患糖尿病。
2025年03月16日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