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打呼只是吵,還可能衍生出猝死危機。(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另一半時常抱怨你「睡覺打呼超大聲」卻都不自覺,夜夜吵得對方精神耗弱,彼此的感情也亮起警示燈了嗎?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提醒,打呼一定要處理,若沒有意識到其背後引發的缺氧危機「猝死就在一瞬間」。他也分析常見6大打呼原因,包括鼻部疾病、鼻咽構造、肥胖、睡姿、藥物及菸酒習慣,要國人提高警覺。
開業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亮宇醫師在粉專衛教,打鼾、打呼是因為呼吸道有阻力,當事人往往很難察覺到「自己會打呼」,大多是因為打呼聲實在太大,吵醒枕邊人而被告知。然而可怕的是,嚴重的打呼將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缺氧引發猝死危機。
▲打呼常見原因多,小心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Pexels)
陳亮宇分析6大常見打呼原因:
1.鼻部疾病
鼻過敏﹑慢性鼻炎﹑鼻息肉﹑鼻中膈彎曲。
2.鼻咽構造
常見上呼吸道阻塞,例如:軟組織肥大、扁桃腺肥大。
3.過重﹑肥胖
BMI≥24為超重,≥27為肥胖。
4.睡姿壓迫呼吸道
例如:頸圍較粗、正躺睡姿、下巴後縮。
5.藥物影響
例如:安眠藥。
6.菸酒習慣
抽菸會導致呼吸道腫脹,喝酒會讓肌肉鬆弛。減少菸酒的習慣,有利改善打鼾情形。
陳亮宇說,打呼不只影響睡眠品質,嚴重打呼更會導致睡眠時血液缺氧,進而演變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統計,在打呼的人之中,有高達30%的患者,就是因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陳亮宇也曾分享「終止打呼5運動」,其又稱為口咽運動、肌功能訓練,藉由特定的練習動作以強化舌頭、臉部和喉嚨部位的肌肉。已有研究表明,針對輕度打呼或罹患輕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透過口腔和喉嚨運動訓練,可使肌肉恢復活力與彈性,不致因此塌陷堵住呼吸道,可緩解打呼、改善症狀。
終止打呼的口腔5動作,能加強口咽肌肉之訓練:
1.將舌頭向上頂抵住上門牙,沿著上顎盡可能向後方滑動。如此重複20次為一個循環,每天做3個循環。
2.舌頭向上貼住上顎並用力吸住約10秒,接著用力向下拔開,此時應會發出「噠」的聲音。如此重複20次為一個循環,每天進行3個循環。
3.嘴巴閉起,用舌頭在臉頰內部畫圈圈,也就是舌頭沿著牙齒做右上、右下、左下、左上、的順時針移動。重複做20次為1個循環,每天進行3個循環。
4.將舌頭盡量伸出,舌尖用力朝鼻尖處上頂,像是要舔鼻子維持20秒,接著休息10秒。如此重複3次為1個循環,每天做3個循環。
5.嘴巴打開,舌頭頂住下排門牙並用力下壓,發出「ㄚ~」的聲音。重複20次為1個循環,每天進行3個循環。
陳亮宇說,除了上述運動外,透過日常多唱歌、多咀嚼訓練口腔、軟顎與舌頭部位的肌肉,也能降低打呼頻率,
1.唱歌或練習吹奏樂器,能使喉嚨肌肉變得比較緊實。不過,由於目的在於強化口腔和喉嚨肌肉,因此唱歌時最好專注於發出有力的聲音,把每個字唱清楚,而不單單只是把歌詞含糊唱出來而已。
2.吃東西時分別在左邊與右邊的牙齒各咀嚼20下,再單獨用舌根的力量將食物吞下。現代人因生活步調快,導致吃飯、講話速度都很快,很少正確使用鼻子呼吸,造成嘴巴肌肉會有漸漸退化的現象。進食時若能充分咀嚼,對鍛鍊舌頭與嘴巴肌肉也有幫助。
陳亮宇提醒,止鼾運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便奏效,需要持之以恆才看得到效果。而這些練習最大好處在於不需花錢購買工具或器材,可挑睡覺前、看電視追劇、滑手機、開車或洗澡時進行。他也強調,並非所有打呼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都能靠此方法解決,建議有此困擾者先就醫,待醫師評估狀況,擬定最適合的治療方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