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癢、紅腫、拉扯時會痛、有分泌物都是外耳炎的症狀。(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陳崇賢
夏天到了,游泳的人也變多了,雖然我們診所不是耳鼻喉科診所,偶爾還是會看到國外俗稱「游泳者耳朵」(Swimmer's Ear)的「外耳炎」 (Otitis Externa)。接下來就從幾個方向來了解這個疾病吧!
1. 外耳炎和一般常聽到的中耳炎有什麼不同?
主要就差在發炎的位置,外耳和中耳,中間有耳膜(鼓膜)隔開,所以在耳膜外,就是外耳。
2. 外耳炎可能會有什麼症狀?
A. 耳朵癢
B. 耳朵紅腫
C. 拉扯耳朵時會痛
D. 耳朵有分泌物
▲游泳者耳朵又稱為外耳炎。(圖/達志示意圖)
3. 只有游泳會得嗎?
千萬別被這個俗稱誤導,其實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外耳炎,例如:拿不乾淨的器具挖耳朵、洗澡時進水等。當然,如果你在不潔的水域中活動,或是泳池的水沒有適當消毒,感染的機會更高。
4. 如何避免得到外耳炎?
A. 保持耳朵乾燥
耳朵容易進水的人,記得洗澡用浴帽,游泳戴耳塞。學習如何把耳朵進水排出,如:拉外耳殻、頭歪一側原地單腳跳等。如果還是有些水,可以考慮用吹風機吹乾外耳道(用涼風或最不熱的那段,遠遠吹即可)。
B. 避免異物入耳
耳垢除非把耳朵全部塞住,影響聽力,不然不要一直去清它。耳垢有一定避免感染的功效。所以別拿棉花棒、髮夾、掏耳棒、鉛筆、迴紋針等去挖耳朵,否則造成小傷口更容易感染。
C. 慎選活動水域
如果水域看起來就有嚴重污染,應該考慮要不要冒著感染的風險下水,例如:很久沒下雨的嘉明湖、浮著很多渣渣的愛河、一旁有很多火葬場的恆河等。
結論
養成好習慣,別讓耳朵有小傷口,並且保持乾燥,就比較不會感染外耳炎。當然,如果有耳朵不適的情況,記得及早就醫評估。
本文經授權轉自: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