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專訪
69歲的心臟外科權威醫師魏崢,時隔23年再次出任振興醫院院長,4月1日上任後正逢連假,他的家當未及搬遷,還留在心臟醫學中心辦公室,偌大的院長室十分整潔,只有兩盆素蘭點綴。在午後陽光灑落的窗邊,魏崢坐在沙發上,接受《ETtoday》專訪,他調侃自己是「童星」,出道太早,以致大家都以為他很老,現在最大的抱負,除了打造領先國際的心臟專科醫院外,也要帶動所有科別一起變好。
▲心臟外科權威魏崢醫師畫出上任後8大抱負。(圖/記者徐斌慎攝)
提起魏崢,所有人第一時間都將他與「換心」劃上等號。31年前完成全台第一例心臟移植案例後,截至今年4月,累積的心臟移植案例高達509人,現年52歲的患者李秀英,已存活長達29年,即將打破亞洲活最久換心人33年紀錄。2017年魏崢將畢生知識整理出版《知心》一書,李秀英也驚喜現身,哽咽感謝「第二個爸爸」。
問起魏崢記不記得李秀英?他點頭,「當然記得」,但也分享一段辛酸往事。原來,秀英是當年接受移植的第二順位,在這之前,已有一名馬凡氏症少年等待換心,只是當年器捐風氣未興,好不容易等來這顆45歲的心臟,少年身體已不堪負荷,心臟才被安置在秀英體內,「如果這顆心來得再早一點,他們的命運可能就不一樣了」。
▲台灣活最久的換心人李秀英2017年出席記者會,感謝「第二個爸爸」魏崢讓她重獲新生。(圖/記者嚴云岑攝)
換心病人錯過心臟,是家屬最的缺憾,對魏崢而言,何嘗不是?在器官移植登錄中心成立前,他就三度擔任民間團體「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每年辦活動鼓勵捐贈,自己也簽了器捐。「你做移植,就代表自己也認同這個理念。」魏崢分享。不過,問他是幾年前簽的器捐?他笑答,「好多年了,我也不記得了。」
「我不是一個記憶力很好的人。」魏崢謙遜表示,會進醫學院,完全是誤打誤撞。高中就讀甲組的他,原本考上中原大學建築系,在教官鼓勵下參加軍事聯招,意外考上國防醫學院,從坪林3個月新兵訓練回來瘦了一大圈,母親心疼要他別唸了,但讓他堅持下去的,除了對學醫有興趣外,還有一個月260元的零用錢。
「唸書還有人給你錢。」魏崢回憶此段往事也不禁莞爾。他說,唸軍校不用花學費,「服務十年就十年」,而讓很多同學怯步的理光頭,自己從初中理到高中,完全不構成障礙。進了醫學院後,自知不比別人聰明,他也花了大把時間唸書,好不容易拼到第二名畢業,但也因一名之差,造就了外科名醫陰錯陽差養成路。
▲魏崢進行開心手術。(圖/振興醫院提供)
當年的魏崢,想走的是精神科,但被第一名的同學選走了,他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外科。「外科實習壓力很大,我真的滿討厭的。」時隔40多年,魏崢說起選科過程,還是透出濃濃的情緒,「但就這麼一個缺,不選就下部隊3年,當排長,後來還是留下來了。」
不過,命運的磨難尚未結束。住院醫師第3年要分科,學長瓜分完一般外科、泌尿科後,只剩下大腸直腸外科、整形外科與心臟外科開缺,原本魏崢還前兩科猶豫不決,某天與心臟外科主任查房時,對方突然說了一句,「魏崢,你來做心臟外科好了。」魏崢面露苦笑,「聽到這句話,我心就涼了,因為這是我最不想選的。」但主任開口,也不好拒絕,只能拜入師門,從此走上「開心」之路。
從醫多年來,魏崢創下多項紀錄,1982年僅花1年10個月就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32歲就當上三軍總醫院心臟外科主任、35歲接下外科部部長,1988年完成全台心臟移植成功首例,1996年更完成世界首例全人工心臟移植,領先全球11年,近年來也開發鈦金屬人工血管接環,提高主動脈剝離的成功率。
▲魏崢接受ETtoday專訪,回憶求學路與當上心臟外科醫師的心路歷程。(圖/記者徐斌慎攝)
不過,對魏崢而言,在達到事業巔峰後最大的挑戰,還是在1994年離開待了20年的三總,到當時毫無知名度的振興醫院服務,並在1996年出任第5屆院長。人工心臟移植的成功,不僅讓他博上媒體版面,也帶來人潮,在他任內,振興醫院每日門診量從數十人增長至2千多人,近年門診量高達5、6千人。不過,健保2017年起推動分級醫療,規定醫學中心門診要逐年減量2至4%,也讓振興醫院面臨轉型挑戰。
「可能我出道比較早,大家都以為我很老。」魏崢笑道,前些日子他與一位80多歲的導演用餐,對方得知他的年齡十分驚訝,「我以為你跟我差不多。」魏崢邊說邊在紙上畫下規劃,經過20多年的訓練,他親手培養的心臟團隊不僅皆可獨當一面,各個都是業界佼佼者,少了長時間手術,他終能將重心往管理靠攏。
大腦圖紙上的8個圓圈,是魏崢上任後的8項抱負,起至蔣宋美齡的創院宗旨「慈善心、服務情」,終至「員工照顧」與「永續經營」,醫者仁心在此顯露無遺。魏崢笑稱,自己能走到現在,要感謝父母給予不錯的身體,「什麼時候退休我真的沒想過」,現在許多同學都已在四處旅遊,「但我這輩子大概不可能了」,因為目前的規劃是「真的不好了」才考慮退休,「到時候我應該也走不動啦」。
▼大腦圖紙上8個圓圈,代表魏崢上任後8大抱負。(圖/記者徐斌慎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