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鈉陷阱」害高血壓!營養師示警3類食物:甜甜的蛋糕也上榜

▲▼ 營養師教「吃麵包不怕胖」6招。(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麵包是高鈉陷阱,高血壓患者要適量吃。(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避免攝取過多的「鈉」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關鍵,但日常飲食中其實還有其他地雷!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有許多看起來沒那麼鹹的食物,卻暗藏驚人鈉含量,包括醃製食物(泡菜、醃肉、鹹蛋等);超市加工食品(罐頭、冷凍調理包);麵包和蛋糕都是隱藏的「高鈉陷阱」。

薛曉晶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寫道,臨床試驗與動物研究已經證實,高鈉攝取與高血壓之間有著密切關聯,更驚人的是,有些人因為基因影響,對鹽特別敏感,吃進相同的鈉,血壓卻比別人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活中很多食物是隱藏的高鈉陷阱。第一是「醃製食物(泡菜、醃肉、鹹蛋)」,醃漬食品的鈉含量高,為了延長保存期限,這類食物在製作時會加入大量鹽分抑制細菌生長,不知不覺會讓人吃進比建議量高出好幾倍的鈉。

第二是「超市加工食品(罐頭、冷凍調理包)」,為了延長罐頭、冷凍食品、即食調理包的保存期限,會添加鈉來提升風味與穩定性,讓人無形中吃進更多鹽分。

第三則是「麵包、蛋糕」,許多烘焙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來調整麵團的彈性與風味,即使口感是甜的,也可能含有比想像中更多的鈉,尤其是外皮酥脆、口感扎實的麵包,通常都加了不少鹽來增強筋性,而蛋糕、餅乾類也常使用含鈉的膨鬆劑,讓成品更蓬鬆可口。

薛曉晶說,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自己吃得不鹹,但血壓仍然偏高,因為鈉的來源不只來自「鹽」,還藏在許多意想不到的食物中,建議日常多吃天然未加工的食物,像是新鮮蔬菜、水果、原型蛋白質(如雞肉、魚肉、豆腐等),另許多人煮菜時習慣多加鹽,其實可以用九層塔、迷迭香、羅勒等天然調味料來取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