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電燒名醫陳適安(左一)與研究團隊。(圖/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每100人中就有1人有心房顫動,台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與團隊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確診1年後,約有16%患者的中風風險值會上升,至少每年須接受中風風險再評估,以免延誤抗凝血藥物使用。該研究發表後,國際媒體爭相報導,《路透社》也特別跨海進行專訪,再度喚起全球心房顫動患者及醫師的重視。
陳適安與團隊的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師協會官方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該雜誌為學術界影響係數17-23分的重量級雜誌。一系列論文獲得國際醫學界響應,除了路透社(Reuters Health News)外,MDLinx、SCIENCE Codex、EurekAlert、MedPage Today、CTCMD等媒體也爭相報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在美國發表的心房顫動研究引發醫界迴響,路透社也跨海專訪。(圖/台北榮總提供)
陳適安長期專注於心房顫動的研究和治療,20年來以心房顫動電燒術引領全球,近年來更帶領團隊成員趙子凡醫師,結合臨床試驗專家江晨恩教授及資料庫分析專家陳曾基教授,一起跨足於心房顫動病患中風風險的研究。
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全台約有23萬人因心房顫動增加3至5倍的腦中風風險,醫界已發展出一套嚴謹的量表來評估心房顫動病患的中風風險,分數量表從0分至9分,總分越高,則每年發生中風的風險就越高。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年紀和病史,計算出每年中風的機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