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重膝關節置換風險高20倍 醫鼓勵「動起來」...做家事也算!

▲運動。(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過重膝關節置換風險高20倍,醫鼓勵「動起來」。(圖/pakutaso)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肥胖不僅會誘發三高,也容易造成關節負擔。骨科醫師表示,從力學角度來說,體重過重會給予關節額外的壓力,造成軟骨及組織磨損,最後產生骨刺及關節病變。而根據國外研究,只要減少2單位身體質量指數(BMI),就能降低50%關節炎風險,鼓勵民眾動起來,以免年紀輕輕就得置換關節。

高雄長庚運動醫學科主任蕭家傑表示,骨科臨床上常見的關節炎,多發生在脊椎、髖、膝、踝關節等部位。以膝關節為例,站立和走路時,關節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樓梯時,負重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負重是體重的4倍;而蹲和跪著時,負重則是體重的8倍。體重過重者,負擔也會跟著加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肥胖。(圖/達志影像)

▲肥胖不僅會誘發三高,也容易造成關節負擔。(圖/達志示意圖)

蕭家傑提到,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報導,與正常人比較,體重過重者有20倍較高的風險因關節病變需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若不幸發生外傷骨折,骨折的嚴重度也比一般人高。

另外,肥胖者常合併有糖尿病、心臟病或肝臟病等,這類內科疾病也會提高麻醉風險及手術前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延長住院天數。

根據國際定義,BMI大於等於24就屬於過重、大於等於27就屬肥胖,可透過減重保護骨關節。蕭佳傑表示,民眾若想減重,可從「控制飲食+適量運動」雙管齊下,切勿只靠節食,否則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減少熱量消耗,反而容易造成復胖。

▲做家事,洗水槽,擦窗戶,男人做家事 。(圖/記者李佳蓉攝)

▲WHO將做家事列為中等強度的運動。(圖/記者李佳蓉攝)

至於該做哪些運動,才能在不傷膝關節的前提下,同時達到運動效果?蕭家傑表示,根據根據2018年美國運動指引,建議一般成年人每週有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以及每週兩次的肌肉訓練,如舉重或伏立挺身等,都有助提高基礎代謝率,並維持體態。

而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步行、舞蹈、園藝、做家事、一般速度之腳踏車或游泳,都算中等強度的運動。蕭家傑笑道,「別再為沒時間運動找理由」,只要每天撥出30分鐘做家事,一樣可以達到運動之效,在改善肥胖的同時,一併維持骨關節健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