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後「周邊神經病變」莫名手麻 超音波抓痛點針灸緩解

手麻,發麻,手痛。(圖/達志/示意圖)

▲手麻、肌肉無力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現今可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緩解。(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41歲邱小姐車禍後出現肩頸部疼痛、肌肉無力和手指尖麻木等症狀,有時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歪頭」,不斷就醫仍無法明顯舒緩不適,最後透過西醫超音波定位系統,找出受損神經後,進一步使用中醫針灸電療,才逐漸緩解肩頸部疼痛和手指尖麻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吳孟晃指出,外傷、退化性疾病、反覆性使用、先天體質、慢性疾病如洗腎或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都可能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出現肌肉無力、麻痺、感覺能力下降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般來說,周邊神經病變常出現在肩膀、上肢、手腕或是下背部等部位,除了疼痛之外,最常見的外在表徵就是感覺和運動功能下降,肩頸、四肢關節與軀幹出現僵直感等,病人常會感覺到痛或麻木,但卻找不出病因,造成生活品質下降。

吳孟晃補充,一般周邊神經病變治療方式包括生活調節、物理復健和神經營養補充劑與神經調節藥物的應用,例如服用維生素B群、神經注射如局部施打類固醇、服用改善神經訊號和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而手術是在上述方式都無法改善或造成生活障礙時,需要針對真正的病灶做適當的治療,如神經減壓、再生、移植手術等方式來改善。

周邊神經病變治療。(圖/記者趙于婷攝)

▲醫師指出,透過儀器確認疼痛點後,就可透針灸電療治療。(圖/記者趙于婷攝)

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唐佑任指出,針灸不只要在穴位下針,還可以有更多運用,首先確定病人疼痛點後,骨科醫師先以超音波儀器精準定位受損的神經通行路徑,再由傳統醫學科醫師施針,加上直流電電療,可以集中刺激受損神經,減少受損組織沾黏,增進病人肌力並恢復痛溫觸覺,提升神經滋養因子恢復,加速周邊神經修復。

唐佑任說,邱小姐是罹患周邊神經病變,使用雙側頸部神經根電刺激治療,並搭配超音波定位與針灸電療,緩解肩頸部疼痛和手指尖麻感,後續安排接受右側頸部神經根阻斷和手腕局部注射後,不再出現歪斜狀況,針灸電療後指尖麻木感也恢復正常。根據臨床統計,周邊神經病患例如腕隧道症候群,每周1次,約4-6次的療程後,麻痺疼痛感約可緩解8成。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