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BMI.」的查詢結果共 381 筆
一名65歲男性,左側乳頭流出液體,他以為是痘痘並未理會,忍了1個多月直到流出血絲才驚覺不對勁,嚇得趕緊就醫,最後確認罹患「乳管原位癌」。醫師指出,並非女性才會得到乳癌,男性要注意如果媽媽、姐妹等直系血..
2025年04月30日 10:47:00一名28歲女性BMI長期處於過重,嘗試過針灸埋線、減肥食譜都瘦不下來,加上護理工作高壓讓她報復性飲食,體重攀至人生巔峰,某次意外扭傷發現自己腳傷拖很久沒好,小傷口也不容易癒合,醫師示警,這些其實都是肥..
2025年04月19日 18:43:00「避孕藥會傷身?」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表示,每次聽到病人問這個問題,「我內心都忍不住翻白眼」。她提到,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正確使用避孕藥,不但不會傷身,還有很多額外好處,「隱藏技能」是能大幅降低卵巢癌、子宮..
2025年04月16日 08:16:00美國總統川普的健檢報告引發關注,醫師指出,川普有肥胖、高血脂、大腸憩室、大腸息肉等問題,每日需服用兩種降膽固醇藥和阿斯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些問題都和飲食習慣有關,他長期愛吃速食、像漢堡、薯條和可樂。..
2025年04月15日 10:05:00第二型糖尿病正悄悄襲捲年輕族群!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2015至2020年間,20~39歲族群的糖尿病盛行率,在短短5年間增加近3成,顯示愈來愈多年輕人正陷入高血糖危機。糖尿病年輕化的..
2025年04月09日 15:50:00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提醒,如果你曾經有這4種症狀,像是吃完容易昏昏欲睡、凌晨3點常常醒來、常常腰圍比體重更難控制,那麼你可能已經處在代謝失衡的前期!
2025年04月09日 06:21:00瘦得快別太開心!一名35歲上班族和朋友打賭比賽瘦身,她一個月內狂瘦15公斤,但一恢復原本飲食習慣,身材反彈到比之前更胖。醫師指出,以極端方法快速減重,會出現「溜溜球效應」,不僅容易復胖,長期忽胖忽瘦,..
2025年04月07日 17:51:00一名45歲金融業女主管,BMI為20,屬於標準範圍,一直以為健康無虞,但健檢報告卻顯示三酸甘油脂過高,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已經有中度脂肪肝。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全球約有45%的人屬於「代謝性肥胖但體重..
2025年04月03日 11:10:0073歲陳先生有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前期病史,長期服藥控制穩定,然而過去一年卻糖化血色素持續上升,從5.8一路上升到6.3,就醫才發現飲食出現大問題,不僅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少,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飲用沖..
2025年03月30日 09:32:00糖尿病盛行趨勢勢不可擋,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且BMI> 27的「糖胖症」患者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7倍。門諾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2025年03月30日 08:50:00醫師張家銘表示,一項橫跨12年的美國大型研究發現,在接受癌症免疫治療病患中,肥胖者的存活率高於正常體重者。研究團隊分析全美64家醫療機構近兩萬名癌症患者的數據,結果顛覆過去對肥胖與健康的傳統認知,成為..
2025年03月24日 10:16:00看起來瘦不代表就一定健康!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蔡明劼指出,日前門診遇到一名BMI落在23的年輕女性,但體脂數據竟然高達38%,就是標準的「泡芙人」,這都和內臟脂肪有關,這類人做運動燃脂的速度,趕不上精..
2025年03月22日 16:47:0034歲的王先生體重高達131公斤,因病態性肥胖導致「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膝蓋疼痛」,需長期服藥控制,嘗試飲食控制和運動都無法減重,最後進行縮胃手術,成功減重46公斤。醫師提醒,肥胖與多..
2025年03月20日 17:05:0036歲的王小姐從小到大體型豐腴,雖然接受運動指導、中醫輔助等減重方式,但成效短暫,由於體重破百,經常膝蓋痠痛、容易喘,還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重度脂肪肝纏身,再次就醫。由於她的BMI>40Kg/m2,符合..
2025年03月20日 12:16:00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患者在被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令人聞之色變。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指出,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高達62%的胰臟癌患者都有「脂肪胰」,是正常人的6倍之多..
2025年03月18日 20:18:00一名8歲女童,家長發現她的內褲裡有血跡,趕緊帶來就醫,僅查發現她不僅BMI高達22.2(大於95百分位),已達肥胖標準,還出現脖子後方暗沉、乳房發育等性早熟症狀。家長原以為她只是「肉肉的」,未特別留意..
2025年03月18日 13:03:00慢性腎臟病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症狀,而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響應3月13日世界腎臟日,呼籲民眾透過運動、健康飲食、戒菸、謹慎用藥、控制三高等「護腎8招」降..
2025年03月15日 19:06:00腹部的內臟脂肪被稱為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示警,它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不時在人體內各器官「放火」,進而引起衰老、慢性病及癌症等。想要剷除內臟脂肪,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分享,可..
2025年03月13日 20:18:00許多人追求瘦一點,因此會勤奮運動,此外也會控制飲食,但效果似乎不太明顯。事實上,主因可能出在「睡覺」,有研究顯示,變胖的原因是睡眠不足,假如每天多睡1小時,3年就可以減重12公斤,名副其實的「躺著就能..
2025年03月13日 18:25:00慢性腎臟病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症狀,根據衛福部成人健檢資料顯示,有多達15%的受檢者有腎功能異常問題,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國健署呼籲,民眾可透過運動、健康飲食、戒菸、謹慎用藥、控制三..
2025年03月08日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