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轉機心肌梗塞倒地,「關鍵7分鐘」讓他免進鬼門關。(圖/桃機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能救回來真是奇蹟!」一名40多歲的香港男性,今年過境台灣時,在緊急通關處突然倒地,還出現心肺功能停止(OCHA),昏迷指數4分,所幸聯新機場醫療中緊急出診,7分鐘內趕到現場幫忙做緊急處置,並直接送回歷經醫院做心導管及葉克膜手術,1個月後恢復生命徵象,除了有點小中風、講話眼歪嘴斜外,意識依然清晰。
該名病患是壢新醫院開通機場緊急救護服務以來,救回的100多位心肌梗塞病患之一,15年來所有患者皆順利生還,締造「零死亡率」的佳績。
聯新機場醫療中心主任許詩典表示,心肌梗塞從發作到送醫做心導管手術的黃金治療期為90分鐘,緊急救護服務幾乎都能在時限內完成。每當服務團隊接獲求助訊息,就會帶著醫療包搭著機場的小白車出動,平均7.8分鐘便能到達事發地點,做完插管等緊急處置後再送上救護車,若開快一點,只要15分鐘就能送回壢新醫院,進行心導管手術。
▲聯新機場醫療中心主任許詩典。(圖/記者嚴云岑攝)
許詩典說,機場醫療中心在第一航廈與第二航廈各配有一名主治醫師、2位護理師、1名緊急救護人員與1名放射師。主治醫師須兼有急救與航空訓練背景,才能依照飛機在高空中的氣壓,給予適當藥物與判斷生病旅客的適航性,也能在發生重大事件時給予緊急救治。
過去15年來,聯新機場醫療中心緊急救護已出診超過1萬人次,平均每天就要處理1~2起個案,其中又以心肌梗塞、痙攣、中風最常見。而求助的族群又以旅客與員工最多,佔了75%;依國籍分析,台籍旅客佔了55%,其次為美籍25%,餘下的25%才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許詩典說,在他遇過的緊急出診中,最危急的除了心肌梗塞外,非「迫降」莫屬。今年至今已接獲7起案例,都是接獲空服員通報機上旅客在迫降後出現癲癇、氣喘,甚至心肺通能停止(OCHA)等症狀,緊急出動治療,偶爾也會有空服員遭燙傷或被行李砸傷的案例傳出。
聯新國際醫療壢新醫院今(7)日舉辦「2017亞太空港醫療救護國際研討會」,邀請荷蘭、新加坡、泰國、香港、中國大陸等多位國際航醫專家,分享各國實務經驗,希望可以建立亞洲各大機場醫療中心互相分享的交流平台,讓旅客往來國際間遇到緊急狀況時,能享有專業、妥善的就醫服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