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吃麵惹的禍? 營養師:吃多的確會「遲鈍」


▲有專家認為吃麵會變胖又變笨,其本意不是叫大家一昧別吃麵。(示意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現代學生或上班族的用餐時間,有些人喜歡點碗麵食填飽肚子,不過德國醫學博士卻出書指出,吃麵不但會讓人變胖甚至還會變笨。對此國內營養師指出,作者主要談的是麵條中碳水化合物的糖,適當的碳水化合物可促使脂肪代謝,但過多卻容易會讓大腦變鈍、反應變慢。

德國醫學博士Ulrich Strunz所著《為什麼麵條讓人變笨?》一書中提到,碳水化合物癱瘓「粒線體」,讓大腦發炎,使人體缺乏能量、身心遲鈍。新營養食代營養師鄭師嘉認為,吃太多的糖的確會讓大腦反應變慢,高糖還容易影響情緒,造成精神不易集中、容易嗜睡,在體內形成體脂肪。然而並不是叫大家不要吃麵條,應該將重點放在「降低精製糖攝取」,先戒掉含糖飲料、糕點類、餅乾及零食等更明顯含有糖的食物。

原作者提到,碳水化合物是造成、肥胖、糖尿病及心肌梗塞的罪魁禍首,比膽固醇更危險。鄭營養師卻認為,不適量的營養素和食物成分攝取,才是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作者藉由「麵條」帶出民眾降低碳水化合物,甚至是拒吃,進而讓民眾遠離烘焙食品、洋芋片、可樂等空熱量食物

▼洋芋片為高油鹽食物,對身體無益。(圖/記者賴于榛攝)

鄭營養師說明,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營養學上可讓提供能量、節省蛋白質消耗及預防酮酸中毒。至於飲食上不用過度恐慌,只要將重點放在挑選原態食物、吃對六大類食物及較佳的烹調方式,這也是她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方式。她也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學會選食、怎麼吃,遇到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食物,能夠「有意識的限制份量」,對於現代人而言就已是很難且又大的改變。

若真的要吃麵食,減肥時期相較之下鄭營養師較推薦選擇「義大利麵」,她解釋,麵體含有抗性澱粉,與一般碳水化合物1公克提供4大卡不相同,抗性澱粉1公克僅2.8大卡,不僅熱量較低,體內也需要花較多能量進行消化與吸收,飽足感可維持2小時以上。

▼義大利麵熱量較低,卻能維持較長的飽足感。(示意圖/記者黃聖閔攝)


鄭營養師也提出健康飲食五步驟,讓你追求健康人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tep1降低精緻糖:把原態食物(未精緻加工,看得出原本的樣貌)加入每天的飲食選項。
Step2避免隱形脂肪:增加高品質蛋白質,減少動物性蛋白質中的肥肉,增加植物性蛋白質(豆腐、豆漿等)。
Step3增加蔬菜、水果攝取量:蔬果顏色多樣化,更可攝取到各類不同的營養素、植化素。
Step4增加乳製品:用以取代零食、點心與含糖飲料。
Step5閱讀食品營養標示:了解食品內容物與營養素,避免吃進過多脂肪與糖。

諮詢專家:鄭師嘉營養師,現任新營養食代團隊、華人駐站營養師,曾受邀三立88健康有方、教育電台等節目擔任營養專家,專長為減重營養、慢性病營養。

▼諮詢專家鄭師嘉營養師。(圖/新營養食代團隊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