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怎麼選粽子? 營養師:不要比女生拳頭大


▲慢性病人選粽子以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為基準,只能一天一顆。(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綜合報導

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美食,但內餡愈豐富往往熱量愈高,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陳慧文表示,臨床衛教有八成慢性病人不清楚粽子內餡代表成份,坊間所謂的養生粽雖然相較全糯米粽熱量低,但常見的栗子、蓮子、綠豆、紅豆與薏仁屬於全穀根莖類,都是澱粉來源,尤其慢性病人的選擇更重要,建議一天仍以一小顆為宜。

香菇、花生、鹹蛋黃與三層肉是傳統糯米粽的必備餡料,養生訴求的五榖粽走健康素食風,另外還有豆沙粽、鹼粽,還有鹹香味的北部粽、水煮的南部粽,陳慧文營養師指出,知道粽子應歸類為正餐的人,又誤認一餐吃一顆粽子就等於有節制,結果一天吃三顆,遠遠超標。

陳慧文指出,糯米粽熱量高,屬高醣類來源,不好消化又容易讓血糖升高,不算內餡已高達331大卡,比一碗飯280大卡還多,其它高油脂來源包括:豬油炒紅葱頭調味,以烹煮三層肉、五花肉的熱湯拌米,無形中吃更多飽和性油脂。

另外,花生也屬油脂類,更是火上加油,高醣、高油、重鹹的飲食,長久吃下肚,本來富有彈性的血管,逐漸變得愈來愈沒彈性,久而久之形成高血壓、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影響血管、心臟、眼睛、甚至腎臟功能。她呼籲,慢性病人避免節後體重、血壓、血糖齊飆高,粽子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為基準,只能一天一顆。

陳慧文營養師建議,可以採用香菇、栗子,或豆乾、筍子及橄欖油等餡料取代傳統粽常見的菜脯、蝦米、五花肉、乾魷魚跟鹹蛋黃等內餡,或加入蒟蒻增加咀嚼口感。長糯米加入燕麥、蕎麥、薏仁、玉米、紅豆、綠豆等高纖全榖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慢性病患吃粽注意】
1. 糖尿病病友
全榖米粽,搭配一盤蔬菜,以延緩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

2. 高血壓病友
經過水煮的粽子,以葱、薑、蒜等增加香氣,減少用油、鹽使用量,跟糖尿病友一樣,量都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

3. 腎臟病友
控制蛋白質食用量,建議選地瓜粉、太白粉或涼粉等低氮澱粉製作的水晶粽。

【吃粽健康指標】
1. 澱粉類來源
燕麥、蕎麥、薏仁、玉米、紅豆、綠豆、蓮子、栗子都是全榖根莖類,也是澱粉類,全包進去熱量就升到400多大卡,相較糯米,血糖不會拉太高,但仍會影響,不建議過量。

2. 沾醬三低
很多人吃粽子都要沾醬,多數沾醬本身就是高熱量,應注意低油、低鹽、低糖,不論是砂糖、果糖或是蜂蜜,都一樣要避免過多的攝取。

3. 增加纖維質攝取
蔬菜是纖維質重要來源,吃粽子配燙青菜、蔬菜湯,增加足夠纖維質才不會讓血糖飆高太快,除深綠色蔬菜,當季苦瓜、竹筍、筊白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 食用量一天一小顆為宜
粽子份量十分重要,大又餡多的粽子,一顆熱量可能是一碗飯的兩倍,不論哪種粽,一天一小顆就好。

5. 飲食應該食用當地、當季的食材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