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3cc血可揪<1cm腫瘤! 台大找到「關鍵生物標記」預測肝癌復發

▲▼抽血,驗血。(圖/記者季相儒攝)

▲抽血示意圖。(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肝病是沈默的殺手,台灣肝癌患者中,又以感染B肝病毒佔多數,而根據統計,肝癌患者手術後1年內,約三分之一患者會復發,5年存活率從7成降至2成,鑑於目前肝癌檢測生物標記靈敏度不足,台大團隊利用次世代定序,從血液中找出腫瘤釋放的病毒嵌合DNA片段,可比影響學提早5至7個月看到復發,目前已完成技轉,有望造福更多肝癌病患。

國內生技業者今年6月於美國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發表病毒嵌合DNA技術,針對B肝肝癌手術切除後的血液生物標記偵測復發與追蹤,結果顯示術後2個月內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1年內有9成會復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研院院士、台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表示,肝癌患者切除後復發,將降低總體存活率,但目前常用於肝癌檢測的生物標記為甲型胎兒蛋白(AFP),對3公分以下腫瘤,偵測靈敏度低於50%,因此才會另闢途徑,藉由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到B型肝炎嵌合於肝癌細胞染色體內的DNA片段作為腫瘤標記,進行術後復發追蹤,以利醫師儘早為病人提供適當治療。

C肝,肝臟,肝病,肝硬化。(圖/記者嚴云岑攝)

▲肝病是沈默的殺手,台灣肝癌患者中,又以感染B肝病毒佔多數。(圖/資料照/記者嚴云岑攝)

至於該項病毒嵌合DNA技術原理為何?台大醫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葉秀慧教授解釋,B肝病毒感染肝臟細胞後,病毒DNA會隨機嵌入細胞的染色體DNA,產生病毒與人類的嵌合序列,當肝臟經歷慢性發炎與肝硬化過程,肝臟為了維持正常細胞增生,細胞中嵌合DNA也會同步增加。

而當肝癌形成後,腫瘤帶有高特異性的嵌合DNA,也可在血液中被偵測,只要抽3c.c.的血,就有超過9成的機率能揪出腫瘤,且靈敏度約為1公分。患者術後每隔2~3個月定期回診,就可比影像學提早5至7個月發現復發前兆。

去年衛福部特管辦法開放細胞治療,今年更預計以推動基因實驗室開發檢測與服務(LDTS)領域,鼓勵產官學投入頂尖基因檢測技術。未來國內2家生技業者將共同打造檢測平台,並結合台大、三總、榮總及林口長庚等4間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加速國內肝癌術後復發追蹤,讓病患都能及時揪出癌變,及早獲得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