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醫師,我的寶貝是不是壞掉了?」一名40多歲男性因陰莖、陰囊抽痛就診,主訴一摸就痛,附近敏感帶也會無端疼痛,懷疑是副睪丸發炎。醫師幫他做尿液檢查,發現尿中有血絲,再請他做X光檢查,這才知道是輸尿管卡了了一顆「小石頭」惹禍。
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輸尿管長度約25至30公分,在不同位置發生的腎結石,症狀表現也不同。
▲睪丸一揉就痛!他就醫狂喊「寶貝壞掉了」,驗尿揪出真相。(圖/資料照,非文中當事人/記者李佳蓉攝)
腎結石阻塞部位可分上、中、下端,上端位於腎盂和輸尿管交界處,有動脈壓到輸尿管,若有結石卡住,除了引起腰痛、血尿外,還可能出現下體反射痛;中端則是在腸動脈與輸尿管交界,引起的炎性阻塞反應會盡到腹部,出現下腹痛比例也較高;而當結石掉到輸尿管與膀胱交界處,此為人體輸尿管最狹窄的地方,除了會引起阻塞外,還會不時有便溺感,卻因括約肌卡住尿不出來。
▲輸尿管阻塞可分上、中、下段。(圖/記者嚴云岑攝)
周固提到,輸尿管阻塞造成的反射痛不只發生在男性,女性如果陰唇內側、尿道周圍出現刺痛不適感,也有可能是腎結石作祟。研究指出,台灣結石發生率為5%,好發於20至50歲的青壯年,只要罹患過一次結石,1年內復發率為10%,5年內35%,超過5年復發率則高達50%。
夏天是結石好發季,周固表示,每年7、8月因結石求診患者,比其他季節多2、3成,民眾在天氣炎熱時應多喝水,才不會讓體內的結晶變成結石。每個人的喝水量因需求不同,但若排出的尿液是淡黃色,就代表水量足夠,應繼續保持。
▲周固表示,上端輸尿管阻塞可能會造成「反射痛」。(圖/記者嚴云岑攝)
最後,周固提醒,當輸尿管阻塞超過1至3周,就會引起不可逆的損傷,若加上細菌感染,還會引起菌血症、敗血症風險,提醒民眾若有腹痛、腰痛、血尿、尿不出來等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
只要結石小於0.5公分,9成民眾藉由藥物治療、大量喝水與多活動,約4周就可將結石排出,但若結石卡太久引起腎水腫或發燒,就要採取「速戰速決」的方法,用輸尿管鏡把阻塞的結石擊碎,並置入雙J管引流小便與蓄膿,降低腎臟內壓力,減少腰痛及腎損傷風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