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精神健康僅值22元!思覺失調患回歸社會 他批預算太少

▲思覺失調預算太少。(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需要醫療機構與民間團體進行相關的訓練、協助,但衛福部心口司108年20億總預算中,國民心理健康第二期預算僅5億元,相當於台灣2300萬人口,平均每人分配到的精神預算僅22.08元,連一個三角飯糰都不到。醫師建議,政府應增加相關預算與人力,才不會讓患者的努力淪為空談。

思覺失調症是「思考」與「知覺」失調的腦部疾病,男女發生率皆為1%,等於每100人就有1人罹病,患者發病後常見症狀為幻聽、幻覺、妄想、社交退縮等,然而,根據研究,只有不到6成的護者在出院後第一個月有回診拿藥,僅有4成5的患者持續用藥1個月以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思覺失調預算太少。(圖/記者嚴云岑攝)

▲每人精神健康僅分配到22元!思覺失調患回歸社會,他批預算太少。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今(9)日召開記者會,探討社區照護困境。理事長賴德仁指出,台灣平均一人的精神健康預算僅22.08元,比南非、史瓦帝尼等開發中國家一人60元低上許多。

在社區關懷方面,台灣一名照管員平均一人要追蹤350名患者,相較於澳洲一人追蹤10人,足足多了35倍,照管員光追蹤病患就疲於奔命,更罔論協助患者回歸社會。賴德仁建議,政府應增加相關預算與人力,投入更多資源,否則就算患者症狀改善,社會還沒準備好,一切努力也是空談。

▲思覺失調預算太少。(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灣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有三大關鍵。

對於學會建議,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過去衛福部在心理健康預算只有6億元,因應毒藥癮列入重點施政項目,去年起已將總預算增至15億元,今年也增編2000萬元預算,支持精神病患社區多元化發展。明年衛福部會增加6000萬元預算,幫社區關懷員加薪,增加留任意願,漲幅約1000至2000元不等。

針對人力吃緊一事,諶立中也回應,澳洲在精神病照顧上,是十分「極端」的例子,「他們是醫療權大於人權,只要通報就需就醫」;台灣則是人權略大於醫療權,非必要不得強制就醫。不過,他也表示,台灣的社區精神病患照顧比例,若納入公衛護士,大約為1比80~120,沒有到1比350這麼多,但真正理想的照護比為1比20~30,台灣仍有努力改善的空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