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透過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是否有異狀。(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85歲李奶奶個性健談,是家裡的開心果,尤其喜歡與鄰居閒話家常,但近半年來她卻發現自己講話時氣息變短,甚至吃飯時感到卡卡地不順暢,讓她不愛講話了,家人也觀察到她呼吸變得沉重,夜間還會出現呼吸雜音,帶她到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3公分大甲狀腺結節惹禍。
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經過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李奶奶的甲狀腺內有一顆直徑約3公分的良性腫瘤,並且腫瘤已壓迫氣管與食道,揪出影響呼吸及吞嚥的元兇,若不盡快處理,未來可能導致更嚴重呼吸及吞嚥困難,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家屬擔心阿嬤年事已高,貿然全身麻醉動手術與術後恢復時間長,都可能帶來極高風險。所幸與患者與家人溝通後,同意建議採用溫和的射頻消融治療方式,相較於傳統手術,射頻消融創傷小、恢復快,為高齡患者提供了較安全的選擇。
黃純惟指出,射頻消融是一種微創技術,透過細針導入射頻電流,使腫瘤組織升溫至適當溫度,進而使腫瘤細胞壞死縮小體積,此技術無須全身麻醉,僅需局部麻醉即可進行,手術時間短,且創傷小,僅僅只有針孔般大的傷口,可提供排斥或無法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一項新治療選擇。
黃純惟說明,李奶奶在局部麻醉後僅約30分鐘就完成手術,當天即能進食流質食物且無須住院,三個月後回診時腫瘤已開始縮小,氣管壓迫減輕,患者發現呼吸與吞嚥狀況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現在吃東西順暢多了,也不會一直喘了,「又可以繼續串門子了」。
黃純惟也提醒,射頻消融十分適合用於有症狀或影響外觀的良性甲狀腺結節以及不願接受或不適合傳統手術的高齡患者,尤其射頻消融術後不易影響甲狀腺功能,可維持內分泌系統正常運作,給患者帶來更多希望,但他也強調,術後多半需數週至數月才能見到明顯效果,並非立即消失,對於較大或多發性的腫瘤,可能需要多次消融或接受傳統手術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