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讓人疲憊健忘!想改善難睡困擾 中醫給建議:按2穴位可保健

▲▼失眠。(圖/CFP)

▲失眠困擾影響身心,示意圖。(圖/CFP)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疾病,且睡不好容易引發健忘、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等困擾。中醫師指出,中醫觀念認為失眠與陰陽、衛氣營血紊亂相關,治療需找出病因並調整生活習慣。而就穴位保健來說,失眠困擾者可自行壓按手腕內側的「神門穴」、「內關穴」,可有所幫助。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洪萁延表示,失眠是指反覆出現困難入睡、難以維持睡眠、早醒,導致睡眠品質變差或睡眠時間減少;若從中醫思想來看,睡眠與陰陽及衛氣營血息息相關,符合天人相應概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洪萁延解析,隨著太陽下山,人體陽氣慢慢衰退,陰氣始盛,當陽氣進入陰分就會開始出現睡意;當陰氣盡而陽氣開始逐漸旺盛,亦是太陽上升之時,也是我們醒來的時候。天地間日夜運作,符合現代醫學所謂人體的正常生理時鐘,白天神采奕奕,夜晚該睡覺的時候一夜好眠。

想要改善失眠,洪萁延表示,在治療上需找出病因,並搭配生活習慣調整。例如身體疾患或藥物導致,先治療相關疾病;若為壓力或心理因素,學習放鬆或是適量運動皆對睡眠有幫助,但要特別注意不要太晚運動,臨睡前太過劇烈的運動也會影響睡眠品質。

若為生活模式影響,則嘗試改變生活習慣。洪萁延舉例,包含睡前減少飲水降低夜尿頻率、減少咖啡因攝取或是盡量在中午前就飲用完畢、睡前盡量減少情緒波動及避免酒精攝取等;至於如果是環境因素影響,看能否嘗試改善,比如戴耳塞看是否能改善環境噪音、無可避免的光線是否能戴眼罩改善等。

失眠也有常用穴位可作為保健之用。洪萁延說,臨床治療上會依照每個人失眠因素來選擇穴位,但有兩個穴位是民眾可方便自行按壓,分別是「神門穴」與「內關穴」,前者位於腕部內側小指側腕掌橫紋上,尺側屈腕肌腱橈側凹陷處;後者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往上 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腕肌腱之間。

洪萁延提醒,若長期深受失眠苦惱,身體失衡日久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或荷爾蒙失調,呼籲民眾不要強忍,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 -第五版」的診斷標準:不滿意睡眠的質與量,每週有3天或3天以上失眠,且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持續時間超過 3個月以上就稱「持續型失眠」,在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稱為「多次發作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