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Kill Me Heal Me》(殺了我治癒我),正是講述多重人格的故事,故事中主角分裂成七個不同人格,最後互相協商結果成功治癒。(圖/翻攝池晟jisung微博)
記者呂曉雯/採訪報導
維基百科對於精神分裂的解釋為「思覺失調症」,事實上,衛福部已經公告許久,Schizophrenia的中文譯名,應該由精神分裂症改為「思覺失調症」,但民眾仍習慣稱之為精神分裂,此病患的特徵為,經常性出現異常的社會行為和不能理解什麼是真實的。傳統中醫則認為精神分裂,多是思慮太過積憂久鬱或惱怒憤恨不得宣泄,導致鬱而化火,才損及心脾氣滯津聚,以至於出現神志迷蒙,不能自主等故而易引起精神分裂。
▲衛福部早已經公告「精神分裂症」應該稱之為「思覺失調症」,圖為衛福部公文。
國立交通大學專任心理師何政勳則強調,思覺失調跟多重人格不一樣?很多人容易混淆,一般思覺失調會有幻聽、妄想、胡言亂語或情感表達低落等症狀,多會以精神藥物搭配心理治療,並輔以社會互動訓練等方式。多重人格稱為解離性身份疾患,意即身體裡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且各自有獨立的自我意識,「簡單來說就是身體裡住了好幾個靈魂」,可能與幼年受虐經驗有關。
韓劇《Kill Me Heal Me》或是《海德哲基爾與我》裡講述著,主角因為年幼時的壓力,以至於產生多重人格的障礙,並且因為和各個人格和解所以痊癒的的故事,但事實上,在臨床治療中,不論多重人格或是思覺失調的治療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親人與朋友的積極配合,最重要的是不畏世俗眼光的批判。
▲思覺失調即是精神分裂,與多重人格不同,一般民眾卻相當容易搞混,圖為《Kill Me Heal Me》劇照。(圖/翻攝池晟jisung微博)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暨汾陽中醫院院長郭威均醫師表示,失眠、腦神經衰弱、憂鬱症的病人,如果失於治療或治療失當,則相當容易引起精神分裂,嚴重也有可能會導致多重人格障礙,罹患精神分裂或多重人格障礙的患者,會有幻覺、妄想的症狀,最典型的就是出現聽見或看見不真實、不正確、不存在的事物等。
▲韓劇《海德、哲基爾與我》由主角由玄彬(右)飾演,講述的也是主角自幼受創,所以把承受不住壓力那面藏起來,以至於產生多重人格症。(圖/翻攝自海德、哲基爾與我官網)
郭威均醫師也強調,由於精神分裂與多重人格病徵許多誤診及延誤就醫情況,即便就醫也常常無法一時就痊癒,加上許多人對精神分裂病症不了解、不熟悉所以產生無端歧視,以至於許多患者經常無法在健全醫療環境與社會環境中生存,更別說細心診治康復了。
交通大學諮商心理師何政勳也說明,為思覺失調與多重人格都是「生理-心理-社會」等危險因子交互作用而導致,但是什麼因素導致發病,目前沒有一個定論。簡單來說「思覺失調」患者對於壓力較為敏感,容易會將壓力放大,以至於無法適時調適,所以會以發病的型態來展現,以降低期待用來保護自我,「多重人格」則與童年嚴重的受虐經驗有關。
▲罹患精神分裂或多重人格障礙的患者,有親友的陪伴與鼓勵是相當重要的,圖為《Kill Me Heal Me》劇照(圖/《Kill Me Heal Me》劇照)
綜合上述中醫與心理師的說法,不論思覺失調或是多重人格,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親友們的配合,另外,社會眼光與期許也是造成患者病情的重要原因之一,民眾對於不明白的病徵應該更多的查詢或是了解才是,不該道聽塗說以免以訛傳訛。
郭威均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中華中醫學會理事、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現任汾陽中醫診所院長,擅長董氏針灸與劉氏豪火針治療內科方面的疾病。
何政勳
現任國立交通大學資源教室諮商心理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