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MRI」的查詢結果共 95 筆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在台灣一年新增將近8,000位罹癌者,奪走超過1,800位國人的性命。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前列腺癌)來得無聲無息,多數僅僅是「尿急夜尿、背痛」,卻已是攝護腺癌或已脊椎轉移而不自知。
2025年04月17日 16:22:0062歲江先生10年前因攝護腺癌接受過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但之後數值又異常上升,透過荷爾蒙治療仍無法穩定控制病情,輾轉到北榮就醫經過PSMA正子攝影,在骨盆腔內發現「隱藏局部復發」的病灶。
2025年04月14日 15:43:00心臟衰竭是一種嚴重且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心臟擴大是心臟衰竭的一個常見表現。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通常分為「收縮功能不全」、「正常收縮分率型」,恐進一步加劇心臟擴大的進程,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
2025年02月23日 17:42:00因應國人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檢查需求上升,臨床出現排隊等檢查等情況,衛福部醫事司今(21)日開會討論讓醫院外的醫療機構,如診所、健檢中心設置電腦斷層掃描儀(CT)及磁振造影機(MRI)..
2025年02月21日 20:19:00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會注意預防疾病、做健檢的人越來越多,但也出現民眾排隊等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檢查,專家臨床觀察,現在排程都拖比較長,民眾檢查至少要三周或者一個月後。醫事放射師公會指出,..
2025年02月20日 19:44:00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杜俊元呼籲修正特定醫療儀器辦法,開放健檢中心設置CT與MRI等高階醫療儀器,將有助於提高醫療服務的品質,同時改善放射師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這是病人和醫務人員的雙贏。」他說..
2024年12月27日 18:09:00民進黨立委陳瑩提案開放民間健檢中心設置電腦斷層(CT)及核磁共振造影(MRI)等特定醫療儀器,讓民眾可以自費進行檢查,以提高篩檢率,早期發現和治療,不僅有助於癌症防治,也能改善放射師職場環境。
2024年12月27日 14:45:00醫師可透過健保雲端系統查詢患者病歷,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已推出健保雲端2.0,包含顯示心臟支架等長期植入物,藥物過敏史警示,並擴大護理師等醫事人員查詢權限。
2024年12月20日 15:50:00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提醒,胰臟癌最相關的危險因素就是三個,抽菸、喝酒、糖尿病,其他比較危險的就是肥胖、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
2024年12月17日 08:08:00生成式AI的興起在各個領域帶來變革,醫療場域應用更是不斷有新的發展。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今(7)日直言「AI永遠不會取代醫師,但是不會AI的醫師會被取代」。然而醫療領域使用AI仍有資訊安全與AI幻覺給..
2024年12月07日 15:46:00健保調高門診藥品、急診部分負擔,從去年7月實施至今已經超過一年,健保署昨公布首年成效,署長石崇良今(24)日表示,基層門診就醫占比微升,醫院急診輕症比例也下降,顯示在促進分級醫療、避免急診雍塞有所助益..
2024年10月24日 16:28:00「膝蓋痛」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退化性關節炎」,但骨科權威、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提醒,痛就是一個警訊,這時最好不要先吃止痛藥,因為一下不痛了,就不會就醫,持續過度使用反而會讓膝關節壞的更快,..
2024年10月15日 16:50:00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一名40歲男子跑了三家醫院,檢查出胰臟有一顆1.3公分腫瘤,是胰臟癌的一種,病患聽到結果居然露出微笑,說鬆了一口氣。
2024年09月25日 07:09:00花蓮慈濟醫院婦科手術中心繼引進無創標靶音波刀(MRgHIFU),再引進超微創微波消融刀最新技術,讓飽受子宮肌瘤、肌腺瘤等病苦的婦女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2024年09月24日 09:19:00疾管署日前宣布10月同時開打JN.1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對於接種新冠疫苗仍有迷思,包括「新冠確診像小感冒」、「新冠疫苗打過就不用再打」、「多數時間都待在家不需要打疫苗」等。醫師提..
2024年09月23日 14:29:0060歲李先生,本身沒有抽菸習慣,平常還有規則健身運動,但這兩個月來突然經常忘記事情、食慾不振、個性變得沉默,且體重減輕約10公斤,家人原以為是失智症前兆,帶他到醫院做失智評估,後來經過影像檢查發現他右..
2024年09月22日 09:39:00《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法希望將「保障點值」入法,朝野黨團今年7月達成共識,以「衛福部2025年6月30日之前達成平均點值0.95元」的主決議取代修法。醫界認為,要達到這樣的點值目標,開源的同時還需節流,..
2024年09月21日 13:52:00屏東66歲黃先生在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數值異常升高,在醫師建議下轉泌尿科門診治療。門診初步肛門指診並未發現明顯異常,便再進行核磁共振(MRI)檢查,發現其一側攝護腺顯示出異常病變..
2024年09月03日 10:38:0040多歲的陳女士,兩年前因為腦下垂體腫瘤復發,壓迫到眼球,出現視力模糊、看東西變形等情況,被緊急轉往台大醫院,最糟情況恐會失明。台大醫院正好引進「術中磁振造影(intraoperative MRI)系..
2024年08月06日 13:12:00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今年最離奇的腹瀉原因!在診斷過程中,一度有醫師懷疑患者是惡性腫瘤出血,後來經核磁共振,果然再檢查結果又翻盤,確定是「子宮內膜異位組織」,這解釋為什麼每到生理期就會嚴重腹瀉,甚..
2024年07月30日 0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