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水腫心腎無異狀 她當「墜腳氣」拖半年...結果GG了

水腫。(圖/記者李佳蓉攝)

▲雙腿水腫心腎無異狀,她當「墜腳氣」拖半年...下場有點慘。(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雙腳腫脹真的是「墜腳氣」嗎?一名74歲的劉奶奶,平時身體健康,但近半年來雙腿出現不對稱腫脹,檢查發現心臟、肝臟、腎臟皆無異狀,亦無靜脈血栓等情形,但因服用利尿劑、抗凝血劑也沒效,只能放任小腿持續脹痛,甚至出現色素沈澱,就醫檢查後,才知道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作祟。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活動力旺盛的年輕男性、孕婦及膀胱疾病、腫瘤、先天異位腎臟等患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髂靜脈壓迫的發生率約20%,輕度的靜脈受壓,不會出現症狀,但髂靜脈若長期受到嚴重壓迫,會造成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和下肢靜脈壓力升高,有2%~5%的患者會出現臨床症狀,輕則下肢水腫脹痛、色素沉著,重則皮膚潰瘍或併發靜脈血栓,甚至有時會造成男性精索靜脈曲張和不育。

腳水腫竟是髂靜脈壓迫症(圖/記者趙于婷攝)

▲劉奶奶接受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治療後,雙腿已消腫。(圖/記者趙于婷攝)

ㄧ般而言,雙腿腫脹檢查沒有心臟衰竭、腎臟衰竭、肝臟硬化等問題,心臟、腎臟、肝臟皆狀況良好,會先以利尿劑消腫藥物治療,但腫脹還是沒改善,進一步靜脈攝影、血管內超音波等檢查,才發現是髂靜脈壓迫造成。

劉奶奶後到國泰醫院後,經靜脈攝影、血管內超音波等檢查,確診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張嘉修提到,劉奶奶年長且體重偏重,髂動脈會變硬,加上骨盆前傾,使骨盆腔空間變小,而髂靜脈受到前方髂動脈和後方骨盆壓迫所致,血液回流至心臟產生障礙,造成腿部腫脹等病徵,所幸劉奶奶經接受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治療後,雙腿已消腫。

張嘉修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在臨床上容易被忽略,民眾若長時間雙腿不對稱腫脹,除了需要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預防血栓形成,更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釀成大禍。

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有下肢靜脈攝影及血管內超音波檢查,其中血管內超音波檢查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技術,對於確定病灶原因、評估是否合併血栓及血管內治療的位置等很有幫助。症狀較輕微的病人,建議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或穿減壓彈性襪減輕不適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