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克「新鮮糞便」救命!5歲弟移植哥腸道菌叢重生。(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5歲男童因誤食冰箱的強鹼液體,造成嚴重食道、胃部灼傷,雖然搶回一命,但在治療過程中感染抗藥性極高的「困難梭狀桿菌」,導致腸道發炎,合併毒性巨結腸症,經傳統抗生素治療無效後,醫師決定引進國外技術,將11歲哥哥的新鮮糞便,經特殊純化後植入腸中改變腸道菌相,2周後成功治癒,至今已過了1個多月仍未復發。
林口長庚兒童腸胃科副教授陳建彰表示,為了治療男童誤食強鹼感染的敗血症及胃部受創,醫療團隊使用大量抗生素,結果造成腸道菌相改變,「只剩下一肚子壞菌」,還出現腹漲、血便、腹瀉、體重減輕等症狀,經過基因檢查,確診感染困難梭狀桿菌。
利用糞便菌叢移植治療困難梭狀桿菌,在美國行之有年,但台灣卻是第一例。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教授邱政洵表示,在進行移植前,要考慮3大點,分別為年齡、飲食習慣與排除傳染病問題,「像是小孩感染,就不能拿老人的來用。」在上述條件皆符合後,還需做基因定序,「就像骨隨移植需做基因配對,糞便移植也要適當篩選」。
▲腸道菌叢豐富。(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邱政洵提到,該名男童在確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後,醫院便與家屬解釋糞便移植療法,經家屬同意後,便請11歲的哥哥提供30公克糞便,經過濾雜質,再以200c.c.的生理食鹽水稀釋,將腸道菌叢萃取物分別從胃造瘻及大腸鏡灌入腸道、盲腸,隔天腹脹就獲得明顯改善,2周後腸道菌相恢復正常,之後1個月內接受3次糞便檢查,皆未發現梭狀桿菌蹤跡。
邱政洵指出,依據國外經驗,需要用到糞便移植腸道菌項,多為經用藥無效,或多次復發的困難梭狀桿菌病患。近年來講求精準醫療,只要透過基因檢測,就能了解腸道中好菌與壞菌的分佈情形,必要時精準執行糞便腸道菌叢移植,目前國外正進行研究,希望能將該技術用在治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肥胖、甚至三高、阿茲海默症治療上。
▲需要用到糞便移植腸道菌項,多為經用藥無效,或多次復發的困難梭狀桿菌病患。(圖/示意圖/ETtdoay資料照)
國衛院董事長林奏延則表示,困難梭狀桿菌引起的偽膜性腸炎,本來是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自2000年致命性更高的新型困難梭狀桿菌出現後,病例數大幅上升,感染也擴及健康成年人。由於情況日益嚴峻,目前美國已將頑固性或再發性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列為糞便微生物叢移植的適應症甚至第一線療法,以台灣條件,也可將人體微生物相列為產業目標。
不過,林奏延也提到,在建立本土資料庫前,有3大目標,一為界定糞便菌叢移植為新藥或新技術,前者是由食藥署管理,後者則歸責於醫事司;再來,國衛院也可與感染症醫學會及消化等醫學會合作組成平台,作移植前報備審查登錄,捐贈者的糞便基因檢測,以及病人移植前後的基因定序檢測。
▲國衛院董事長林奏延。(圖/記者嚴云岑攝)
此外,臺灣高齡化速度很快,長照機構住民的糞便常含有不少抗藥性菌叢,往往造成健康照護機構抗藥性的散播,在建立本土資料庫前,可先觀察糞便微生物叢移植對於抗藥性的控制是否有效,如果能培養出超級好菌,未來有望跨足生技產業,造福更多民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