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躺在血液透析室進行洗腎。(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根據美國腎臟病登錄系統統計,台灣末期腎病變患者,無論發生率或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林口長庚擷取2013年健保資料庫進行巨量分析,發現腎病有「家族群聚」現象,在直系血親中又以姐妹風險最高,若一人洗腎,另一人罹病風險瞬間提高11倍。醫師提醒,若家中有人罹患腎病,應注意自己是否出現以下5症狀,若有的話,應儘早到醫院檢查,讓疾病及早獲得控制。
慢性腎臟病在台灣的盛行率高達11.3%,相當於每10個人就有1人有慢性腎病。林口長庚腎臟主治醫師吳欣旭表示,臨床上可見有些慢性病及末期腎病變患者,家人也有同樣問題,洗腎室也有同為夫妻檔母女父子檔的洗腎患者,他自己也遇過一名媽媽與奶奶都罹腎病的女性,年僅30多歲就要洗腎。
▲台灣末期腎病變人數奪「世界雙冠王」。(圖/記者嚴云岑攝)
腎病是否有群聚現象?林口長庚分析全國8萬多名末期腎病變患者,發現父母、手足、子女等一等親屬,若有人是尿毒症患者,家屬未來要洗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再進一步細分,若是兄弟姊妹中有人是尿毒病人,親屬要洗腎的風險是一般民眾的4.96倍,其中又以姐妹最危險,若有一人罹病,另一人的風險瞬間提高到11.04倍。
為何腎病會出現群聚現象?吳欣旭表示,台灣民眾造成尿毒症的原因,「遺傳佔3成、環境因素佔7成」,與遺傳相關的有多囊腎與亞伯氏症候群,患者可能年紀輕輕就罹病。除此之外,家人共同或相近的生活飲食習慣,也可能暴露在相同的毒害環境,尤其是喜歡吃止痛藥、止痛糖漿等成藥者,更是高風險群。
▲林口長庚研究發現,腎病有家族群聚風險。(圖/記者嚴云岑攝)
該項腎病研究已於今年11月登上國際知名期刊「美國腎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吳欣旭表示,雖然目前科學尚未對家族腎病群聚原因有明確解釋,但他提醒家中有尿毒症患者的民眾,平時應定期量血壓、控制血糖,以免疾病提早上身。
另外,若出現泡泡有尿、水腫、高血壓、身體倦怠、臉色蠟黃等5症狀時,應儘早到醫院檢查,若確認無風險,可隔2-3年再回診追蹤,若發現有腎功能病變,應遵照醫囑並同時以藥物治療,避免不良生活習慣,以防腎臟功能惡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