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示意圖。(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很多戀愛和婚姻中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關係不錯,但總會隱隱覺得對方和自己不夠親近,甚至因此懷疑究竟是感情變淡,還是自己沒事找事?對此,有專家表示,也許你只是還沒找對合適的心理距離罷了,「盲目地黏人反而是關係的毒藥」。
心理諮詢師梁娟在《中國婦女報》撰文分享案例,有一位來訪者總是覺得丈夫和她不夠親密,這讓她非常痛苦。「我感覺自己太喜歡他了,我總是希望一刻不離地跟他在一起。有時候他要忙其他的事,我也還一直想要和他說話。熱戀期的時候還好,但現在他總說我太黏人了,說他感覺有點累。」
這位來訪者也透露,丈夫出差的時候,她發了訊息,丈夫也不回,有時候很晚才回,「每次這個等待的過程,我就會胡思亂想。我就是希望他秒回。」後來丈夫也開始有點覺得不耐煩了,「我們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架。每次吵完架他都說他想一個人待一會兒,然後就不理我了,一晾就把我晾半天。」
▲吵架示意圖。(圖/CFP)
梁娟藉由案例指出,其實很多戀愛和婚姻中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關係不錯,但總會隱隱覺得對方和自己不夠親近,甚至因此懷疑究竟是感情變淡,還是自己沒事找事?也許,只是還沒找對合適的心理距離罷了。
「我們都渴望和伴侶拉近距離,但事實證明,盲目地黏人反而是關係的毒藥。只有當我們瞭解了自己和伴侶的心理距離在哪裡,找到了適合彼此的心理距離和化解矛盾的溝通之道,兩顆心才可能越走越近。」
▼吵架示意圖。(圖/CFP)
為什麽你總感覺與對方越來越遠?梁娟提出3點分析:
1.太近的距離,可能讓他(她)不舒服
雙方在熱戀期都會盡力向彼此靠近,但熱戀期過後,你可能會發現他(她)似乎沒有辦法每天給你打N個電話,每次都及時回你訊息。梁娟說,其實他(她)可能是回到自己舒服的距離。
梁娟解釋,每個人在親密關係中,對於心理距離的感受力不一樣,這和不同的人格特質有關係。對於一些人來說,比較喜歡依賴別人,他們更傾向於黏著自己的伴侶,這會讓他們感到舒服和安全。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他們在關係中習慣回避,因此沒有辦法接受距離過近造成的自我空間壓縮所帶來的不適感。
梁娟建議,在和另一半相處的時候,可能需要先去瞭解讓對方感到舒適的心理距離。「或許,看看他日常生活中與親密的朋友是不是也喜歡保持一定的距離,你就不會太懷疑他在刻意地遠離你了。」
▼情侶示意圖。(圖/CFP)
2.過於親密的距離,成了過度的控制
梁娟指出,或許是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或許是因為對親密關係中的距離存在誤解,你認為「戀人必須親密無間」,因此可能會做出一些超越合理心理距離的事情,例如交換彼此的社交帳號密碼、翻看對方手機、盤查對方行蹤等,這些你認為是情侶之間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說不定在對方眼中,這種過於親密的距離都成為你對他(她)生活的過度控制。
梁娟表示,沒有任何人在一段關係中是希望被另一個人控制的,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你需要透過這些控制的行為確認自己的安全感,讓自己不那麽焦慮,但過度的控制卻會讓你的伴侶感到痛苦,失去自我空間,在這段關係中感到疲憊。」
▼手機示意圖。(圖/CFP)
3.錯誤的溝通方式,讓你們漸行漸遠
當你很積極地跟對方溝通,對方卻不買單,你可能要反省一下,有可能你的溝通是無效。梁娟解釋,無效的溝通指的是,當雙方衝突發生,不以解决問題、改善關係為首要,而是互相的指責和埋怨,發洩情緒,重傷對方。
梁娟指出,在這樣的溝通中,你會發現,你越希望對方怎麽做,對方越不那麽去做,你越是指責對方,對方越是想逃離。
另外,回避溝通也會讓雙方漸行漸遠。梁娟表示,當衝突發生,有的人會採用回避的方式,避免和伴侶進行溝通,似乎認為不去談論衝突,衝突就會自己消失,也不會傷害兩個人的關係,「但人與人之間的想法和行為存在著很多差異。若回避溝通,只會讓彼此更不瞭解對方心中所想,從而產生更多的隔閡。」
▼情侶示意圖。(圖/CFP)
梁娟最後建議,可以試著溝通,例如問問對方你怎麼做他(她)才會覺得舒服,你也可以表達你黏人的原因,希望他(她)在某些時候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不過,也要注意自己的黏人是否已經讓對方有了困擾,如果覺得很難控制自己去黏對方的時候,可以適當轉移注意力來緩解,或者讓他(她)需要空間的時候,跟你提前打聲招呼。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