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瓣+迴腸做聲帶 癌患看美食不用再流「無聲淚」

▲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陳宏基院長利用腸道,幫失去聲帶的患者找回聲音。(圖/Discovery劇照/格致公關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咽喉癌的病患比國外高3.3倍,有些患者在切除腫瘤後同時失去食道與聲帶,暨無法進食,也不能講話,只能聞著飯菜香味,默默回到房間流下「無聲的眼淚」。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不忍病患受此苦楚,於1998年首創利用自體腸道重建食道、聲道,讓患者不僅能重享品嚐美食的樂趣,甚至還能開口唱歌。

「自體腸道移植重建聲帶」是陳宏基院長投注畢生心血研發出的手術方法,施作近20年來,已幫助500多位病患重建食道、100多位病患重建發聲管道,目前在全世界擁有最多個案,也吸引許多外籍醫師來台取經,並多次獲邀到國際醫療講座演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宏基院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腸道重建食道、聲道的方式可分3種,若喉癌患者僅有食道缺失,只需利用深結腸重建食道;反之,若僅有聲帶缺損的患者,則可用「盲腸與闌尾」重建之。但若為咽喉癌患者,在切除腫瘤時需同時割除聲帶、食道,就需利用「迴盲瓣加上一段迴腸」,幫助病人重建飲食與發聲管道。

▲陳宏基院長。(圖/Discovery劇照/格致公關提供)

陳宏基說,他剛開始做食道重建時,是用「皮膚」去做,但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才把主意打到腸子身上。他解釋腸道發聲原理時表示,「迴腸內部有很多皺摺,迴廊瓣則有小小的出口,當液體流經時,會產生漩渦,患者也可用此發出聲音」。

在陳宏基收治過的患者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30多歲女性,她在2年多前因罹患甲狀腺腫瘤,在他院開刀後產生併發症,導致食道、聲帶全失,暨不能講話也無法進食,每當家人一同用餐時,她都只能聞著飯菜香味,躲進房間裡偷哭,因為不能講話,只能靠體外發聲器與外界溝通,卻一度被當成騙子,讓她飽受委屈。

陳宏基在得知她的故事後,決定幫她進行「自體腸道移植重建聲帶」手術,手術後恢復良好,不僅能夠進食、說話,甚至還可以唱歌。陳弘基更在術後幫她修正頸部的疤痕,讓她的脖子看起來幾乎跟常人無異。目前這位患者已重返職場,並在事業上小有成就,未來也願意擔任志工,鼓勵更多病況相同的病患。

▲陳鴻基院長講解自體腸道重建聲帶手術。(圖/記者趙于婷攝)

喉咽癌腫瘤切除加上自體腸道移植重建聲帶手術所需時間約4、5個鐘頭,病人在術後需住院3週,待腸子發展「成熟」後才能出院,此時會有腦神經外科的專業護理師教導病患如何「發聲」與「說話」。不過陳宏基表示,他也遇過沒有學習的病患,在2、3年後回診時,話也講得跟一般人一樣好。

陳宏基院長的「自體腸道移植重建發聲器」手術過程,將於7月20日晚間10時,於全球《Discovery》頻道首度播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