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以用餐後口乾舌燥評斷店家餐飲是否加入味精。(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老闆,一個燙青菜不要味精!」大家都知道外食或自己下廚時,調味料減量添加,尤其對於舌頭敏感的外食者而言,用餐後會口乾舌燥、舌頭刺痛,評斷店家餐飲是否加入味精,但「味精」真的不好嗎?以下可能就此顛覆你對它的認知。
《食力》網站一篇「加味精真的不好嗎?認識鮮味怎麼來」的文章指出, 味精的主要化學成份為「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而在肉類、乳製品及農產品中都存有這種成份。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我們每天正常的飲食中約會攝取20克的麩胺酸鈉,而重點不是有沒有味精,而是吃得多不多。
該文章也提到,在動物實驗中,麩胺酸鈉需要至高劑量才會引起急性毒,沒有顯著的慢性毒性及致畸胎性或基因毒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曾公佈研究報告,其結論對於一般人而言,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是安全的,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
雖然目前無研究顯示,食用正常劑量之味精量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文中指出,味精的含鈉量為食鹽的1/3,味精約含有13%的鈉(食鹽為39%),平時烹調用量又較食鹽少,因此影響並不像食鹽般嚴重,但對於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肝腎臟等疾病的患者來說,仍須嚴格控制。
▼「加味精真的不好嗎?認識鮮味怎麼來」文章。(圖/翻攝自食力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