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腦中風「眼歪嘴斜」昏家中,黃金3小時打溶劑阻癱瘓。(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下同)
記者嚴云岑/新北報導
46歲的紀女士日前在家中突然出現嘴歪臉斜,在家中突然昏迷,被判定為「急性腦中風」,所幸在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IV-tPA)後已無大礙,目前已恢復一般人的正常生活。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中風3小時內的「黃金治療時間」是關鍵,若能在醫師的評估下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便有至少80%的機率,阻止癱瘓後遺症的發生。
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醫師表示,腦中風可分為腦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以及腦血管梗塞的「缺血性中風」,靜脈血栓溶解劑只能用於後者,若患者經檢查並非全身性中風,且在1小時內施打,便有99%的機率可完全恢復;若在3小時內施打,也有80%至90%的機率,可恢復正常生活。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血栓溶解劑的作用,就是把缺血性堵住血管的血栓溶解掉,讓腦細胞重新得到血液供應,對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上,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臨床上,經注射血栓溶解劑的中風病患在治療3個月後,可增加33%的機會復原到可獨立生活,甚至完全恢復正常。
「中風容易造成偏癱,但有些家屬成會因為觀望,或聽信偏方療法,錯失了3小時的黃金時間。」蔡光超表示,中風的徵兆為突然眼歪嘴斜、臉部不對稱、單側手臂無法舉起、口齒不清,如果民眾發現家人出現上述徵狀,應儘量在2小時內送醫檢查,若經電腦斷層掃描判定為缺血性中風,則須在家屬同意下,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但「患者若本身就有胃出血、肝腎問題,或者動過多次腦部手術則,則不建議施打」。
根據新北市消防局資料,100到103年共4年期間,中風病人能在3小時內到達醫院,只有20%至24%,且這些3小時內到院的病人,又只有20至25%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顯示國人對中風需緊急就醫,以及即時使用血栓溶解劑的認知非常不足。
由於中風不同於其他疾病,幸而存活的病人也常因殘障、癱瘓,帶給家庭醫療、照顧及經濟的重大負擔,林奇宏也希望藉由紀女士的案例分享,提高民眾的警覺性,把握「黃金3小時」的就醫時間,並提高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施打率,讓所有病人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緩解家屬的照顧與經濟壓力。
▼腦中風微電影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