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手工=安心保證?專家曝麵條恐「含8添加物」...白Q更要當心

▲炒麵。(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別因為產品純手工就感到安心。(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健康風潮興起,只要商品標榜「純手工」就令人感到安心,但真的比較健康嗎?食品技師張邦妮表示,其實很多製作原料已經含很多不熟悉的食品添加物,無論是否手工製作,都可能將這些產品吃下肚,下次別再覺得手工製作一定好。她也分享挑選產品及保存的6種方法,希望大家吃得健康又安心。

若以麵粉為原料製作出來的麵條為例,可能含有的食品添加物,包括磷酸鹽、漂白劑、防腐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氫氧化鈉、增黏劑、色素等,不肖廠商還可能添加硼砂等不合法的添加物。張邦妮也分享,這些添加物的功能。

1.磷酸鹽:可以增加Q彈口感、避免麵條沾黏。
2.漂白劑:可能存在麵粉原料中,而殘留在麵條。
3.防腐劑:可延長保存期限。
4.乳化劑:可以避免煮麵條時,澱粉溶出過多。
5.品質改良劑:可以增加麵條的穩定性跟體積。
6.氫氧化鈉:鹼性,可以增加麵條彈性,同時具有防腐功能。
7.增黏劑:提升麵條的復原性,可以減少麵條的水煮時間。
8.色素:增加產品色澤,提升產品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圖/張邦妮提供)

張邦妮表示,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或其他目的,加工食品的確比天然食品加了更多添加物,且越精緻的食品,其添加物也越多。現代人普遍喜歡追求視覺、味覺、嗅覺的好感,喜歡偏白、口感Q彈或是香味四溢的產品。但那些麵條可能含漂白劑,或是加入鹼粉來增加口感跟彈性,再加入色素、香料來增加價值,建議還是要養成看成份內容的習慣。

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都有明確的用量標準,在正常食用量下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但最怕產品來路不明、標示不清,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張邦妮舉例,好比「磷酸鹽」雖然是合法的添加物,但使用過量,就可能跟血液中的鈣結合,阻礙鈣質吸收,導致骨質問題;「防腐劑」、「漂白劑」、「色素」及「香料」食用過量也容易造成喉嚨不適感、腹痛、過敏,累積在人體也可能導致肝腎負擔或其他疾病。

麵,麵條。(圖/達志/示意圖)
▲有些商人會添加硼砂,來增加麵條的彈性、韌性。(圖/達志示意圖)

常聽到的「硼砂」,也是不合法的添加物,可增加麵條的彈性、韌性,常用在鹼粽、潤餅皮等產品,或是防止蝦頭黑變。張邦妮指出,吃到硼砂可能引起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情形,大量食用還會有中毒症狀,如嘔吐、腹痛、紅斑,嚴重會引起休克、昏迷,又稱為「硼酸症」。

若想避免吃太多有害物質,張邦妮建議6種方法來挑選產品及保存。

1.購買包裝完整且有清楚標示的產品,優先挑選添加物種類較少者。
2.避免選購過白、過度有彈性或是香氣濃郁、色彩鮮艷的產品。
3.麵條中常出現的色素為黃色4、5號,而「銅葉綠素鈉」是不允許加在麵條中的,跟我們所知道的葉綠素是不一樣的東西!
4.室溫中販售的濕麵條,可能添加防腐劑來延長保存期限,優先選擇在冷藏設備販售的麵條,可以減少添加物的危害。
5.濕麵條要冷藏保存,乾麵條則可以存放在陰涼乾燥處,開封後應以保鮮盒或密封袋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
6.煮麵時可以先熱水汆燙,除去可能殘留的添加物及鹼水異味,記得打開鍋蓋,可以讓過氧化氫等添加物蒸散。

作者簡介:食品技師張邦妮,安心食代食安知識網創辦人。曾任職於國內知名食品廠及五星級連鎖飯店。期許自己成為食品安全的專業把關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相關文章詳見:原來麵粉、麵條也含有添加物!該怎麼安心選健康吃呢?本篇為你總解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