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勿近!研究:掃地機器人一運轉,揚塵害室內空污濃度飆6倍。(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秋冬進入空污季,加上天氣冷颼颼,民眾喜歡待在家中,但家裡的空氣真的比較乾淨嗎?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研究指出,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揚塵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懸浮微粒增加近6倍,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形同讓家中孩童暴露於紅色空污警戒中。
清掃時所造成的揚塵依據顆粒大小分為PM10與PM2.5,細懸浮微粒小於PM10有機會進入肺泡區,而小於PM2.5更有75%會進入肺部深處。美國研究顯示PM2.5每增加24.3ug/m³,男性非吸菸者肺癌死亡率增加2.23倍。
總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表示,該研究室在15坪的實驗室中進行,過程中門窗緊閉,冷氣與風扇均不開放,降低房間流場干擾。研究團隊模擬爬行嬰兒與幼童呼吸位置,分別在高度45公分與75公分處紀錄PM2.5與PM10的揚塵量,結果均有顯著提升。
▲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發表室內空污研究。(圖/記者嚴云岑攝)
林瑜雯提到,以高度45公分的嬰幼兒爬行高度為例,吸塵器清掃5分鐘後,PM10增加8.25倍、PM2.5也增加3.3倍;掃地機器人打掃10分鐘後,室內PM10與PM2.5濃度也分別增加2倍之多。吸塵器使用後,室內細懸浮微粒要等55分鐘才能達到穩定沉降,掃地機器人則要等43分鐘。
高度75公分的實驗結果也不遑多讓。在同間實驗室中,在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打掃期間,PM10與PM2.5揚起的濃度,較背景值高出近2倍。沉降部分,吸塵器至少需75分鐘,掃地機器人至少需84分鐘,空氣中揚起為粒才會回到穩定背景值。
▲許多人使用吸塵器與掃地機器人,取代一般掃把、拖把清潔。(圖/翻攝自pixabay)
雙十一購物節才落幕不久,好市多黑色購物節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一向是家電中的熱銷品項。由於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在室內無空氣擾動情況下,至少約1.5小時後才出現穩定下降趨勢。
林瑜雯提醒,民眾在使用掃地機器人時,可以多使用定時功能,在家中孩童不在的空間操作;操作吸塵器時,更要避免站在吸塵器出氣口後方,同時應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空污微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