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收入低」最常靠情緒化飲食紓壓

▲▼錢包、沒錢、窮、月光族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竟跟「收入低」有關!(圖/免費圖庫,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心情不好就喜歡大吃宣洩?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進而導致肥胖的現象。

該研究由利物浦大學學者進行,以150名不同社經背景的英格蘭西北部民眾為對象,透過調查問卷,瞭解參與者的心理困擾、情緒化飲食和復原力程度,並以參與者的社會經濟指標,包括收入、教育及身體質量指數(BMI)進行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顯示,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較高的心理困擾有關,而心理困擾的增加與情緒化飲食和肥胖風險亦有高度關連ㄉㄤ該研究者認為,社會經濟差異會影響到肥胖的原因通常是「相較於更富裕的社區,在較貧困的地區更容易取得低成本、熱量密度高的食物。

▲單身男,獨居男,宅,宅男,肥宅,臭宅,單身狗,黃金單身漢,單身漢,吃東西,痴肥,魯魯蛇。(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研究顯示,心理困擾與飲食行為和體重調節有關。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社經地位是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主要是低社經地位者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相較於高社經地位者來的弱,其中肥胖又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也與此現象相呼應。

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心理困擾與飲食行為和體重調節有關,當出現不假思索地隨意拿食物來搪塞,甚至自暴自棄式的放任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都毫無節制,即陷入情緒化飲食,若經常把它當成紓壓方法,容易攝取過多熱量而造成肥胖問題。

另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面對食物時,要立刻想到熱量與需要執行消耗的運動方式。葉雅馨舉例,吃一片300大卡的起司蛋糕,相對要快走、游泳60分鐘或站立120分鐘,透過平日的換算,即使於情緒失控時,短時間攝取很多熱量也知道要運動多久,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