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床上也有一條蓋了N年已殘破不堪,卻捨不得丟的小被被嗎?(示意圖/記者曹悅華攝)
文/隼人
朋友說她的小女兒,今年6歳了,但還是每晚都要抱著一張有粉紅豬豬的被被才能入睡。那張粉紅豬豬被是她仍是小Baby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伴著她一起睡的了,心想女兒是要抱著這被被到成年嗎?
其實這並不是小朋友的專利,我知道有很多成年朋友真的還是擁著一張舊被被才能入睡的。就算不是小被子,也可能是毛娃娃,抱枕等,而共通點就是這些「睡眠伴侶」都是有歳月、殘舊,幾乎沒有進過洗衣機的啊!不同道的朋友或許很難理解,覺得這些東西不都有異味嗎?同道中人會告訴你,那些不是異味,是他自身的氣味,或者是只有他才覺得好聞的味道。就是這個味道,讓他每晚睡得安寧,讓他充滿安全感。
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稱此現象為「安全毯現象」(Security Blanket),就是當我們內心缺乏了某種心理補償時,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去找一個代替品來滿足自己這種心理的需求,然後漸漸我們會對這個物品產生了一種依賴感。
▲▼小被被對於孩童來說,提供一種安全感。(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就如朋友的女兒一樣,可能曾經試過有天睡覺時發惡夢,驚醒後緊抓著被被再度入睡,這個普通的小經歷就足夠這小女孩對被被產生了依賴感,覺得抓著它是最安全,可用來對抗惡夢,讓她增加安全感、減低焦慮,是她安睡的來源。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各自有不同的原因而保留這些睡眠伴侶,但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尋求安全和依賴的心理,也是人類的本能。
成人也是同樣,抱著依戀物品就如他們的避風港,可以讓他們完全放鬆,為他們忙碌的一天減壓,安然入睡。有時依戀物品也可成為他們情感抒發的對象,對物品進行拉扯,緊抱,或者搥打洋娃娃等行為,其實是有助抒發負面情緒,當情緒釋放後,心情也隨之變得輕鬆。如果有家人或伴侶是抱被被的人,並不用強迫他們放棄及丟掉依戀物,這只是他們心靈上的少少慰藉,不用剝削吧。
本文作者:隼人,現職心理諮詢師,為美國NGH註冊催眠治療師。專長是聆聽,再給個案提供建議,讓他們找回希望及方向。專業工作外同時亦致力寫作,因有感咨詢空間每次只是一對一的互動,希望透過寫作能與咨詢室外的大眾連結。
本文經授權轉自:隼人
讀者若有心理或情感問題,歡迎您寄信諮詢,會儘快為您解答:heliosthecoach@gmail.com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到隼人FB粉絲專頁按讚,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