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忽然猝死?發作前有警訊是你忽略...5大誘因是禍首

心痛,心絞痛,心臟病。(圖/達志/示意圖)

▲心臟病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平常看起來很健康,運動後忽然猝死,這樣的意外時有所聞。醫師表示,心因性猝死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睡眠中,其實在發病之前身體多少會透露一些警訊,例如頭暈、胸悶不適等,而多數的發病都有誘因,包括情緒波動過大、肥胖、吸菸酗酒等。

陸媒《健康報》日前刊登一篇文章,撰文者是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醫師馬帥。馬醫師指出,最近連續接診了兩例運動後猝死患者,都是男性壯年,而且沒有做特別劇烈的運動,一位是打乒乓球,另一位是打羽毛球,「兩人平時身體健康,愛好運動、健身,無不良嗜好。」仔細追問發現,也不是沒有任和點先兆,第一位患者半個月前打球時曾經暈倒過一次,當時沒在意,以為是低血糖,而第二位患者近期壓力大,還老是熬夜,事發當時捂著胸口,倒地後再也沒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醫師說,上述兩人都是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大陸稱心源性猝死)。根據介紹,心因性猝死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睡眠中,猝死者身體往往貌似健康,預先沒有任何徵兆或僅有極輕微的症狀,由於死亡來的意外和突然,家屬往往很難接受。

昏迷,中毒。(圖/達志/示意圖)

▲昏倒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馬醫師表示,器質性心臟病絕大多數都可誘發心因性猝死,尤以心肌炎、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擴張性心肌病等最為常見。心因性猝死的主要表現是短時間內迅速出現胸痛、胸悶、眩暈、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等,隨之就是心臟驟停,血壓、脈搏與心音消失

另外,從心因性猝死發生的時間分布來看,氣溫較低的季節發病更多,因為較低的氣溫容易使人體小動脈收縮、痙攣,「冬季空氣乾燥,攝取水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小血栓形成,容易引發微循環障礙。」

▲路跑,運動。(圖/視覺中國CFP)

▲運動示意圖。(圖/CFP)

馬醫師進一步指出,多數心因性猝死的發生具有誘發因素,其中情緒激動、輕微外傷、勞力及疲勞等情况誘發的心因性猝死高達62.3%。馬醫師也列出以下5種要避免的誘因:

1.情緒波動過大
精神因素刺激收縮血管的中樞神經,使交感-腎上腺素神經壓力增高,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心肌中兒茶酚胺的均一性分布發生改變,迷走神經極度興奮和交感神經反射性抑制,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

2.心臟負荷突然加重
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供血不足並易引起血壓升高,使心肌應激性增加,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心臟負荷增加,造成心房壓力升高,使舒張期過度充盈,誘發心力衰竭。

3.肥胖
飽餐後胃腸反射引起冠狀動脈收縮,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誘發如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心臟停搏。肥胖的人容易發生急性心梗和心因性猝死,這類人容易引起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所以肥胖也是主要誘因之一。

4.打鼾
睡眠中發生心因性猝死,多在快醒的時候,這時心電穩定性突然打破,使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在睡眠中呼吸暫停超過120秒,就可能出現猝死,打鼾多為此病的先兆。

5.吸菸酗酒
經常吸菸酗酒會直接損傷人體的血管內皮,提高冠心病的發生率。

▼抽菸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餐飲業,廚師,廚房,抽菸,點火,用火,炒菜。(圖/翻攝自pixabay)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