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失智患爭「工作權」 除泡咖啡...醫說這些也適合做

▲擺脫悲慘工作命運,必學7件事。(圖/翻攝自pakutaso)

▲年輕型失智者正處生產壯年期,極需從工作獲得社會肯定。(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取自pakutaso)

記者嚴云岑/專題報導

台灣約有1.2萬名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許多人發病後失去謀生能力,不僅對家庭是一大打擊,也會加速大腦退化。近年來,精神科與神經科醫師多倡導「失智者工作權」,讓失智者運用「僅存」能力貢獻社會。台灣失智症協會聘用年輕型失智者開設咖啡坊,就是一成功案例。醫師表示,除了當店員外,還有一些工作,能讓失智者發揮所長。

年輕型失智又稱早發型失智,患者發病年齡落在30至65歲間。台北榮總老年精神部主治醫師蔡佳芬表示,老年性失智以阿茲海默症居多,年輕型失智患者種類較複雜,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外,尚有額顳型、路易氏體,與中風、腦傷後出現的失智。患者發病後,會逐漸出現人格改變、語言功能下降、記憶障礙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佳芬提到,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因確診時間早,在還有工作能力的時刻被迫退休,心理打擊比老年失智者大。她有一名工程師病患在50歲初頭確診,發病後在家休養,改由太太、子女賺錢養他。一下從家中經濟支柱變成被撫養對象,讓他心裡總是懷著愧疚感,情緒波動也越來越大。

▲▼ 工作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醫師建議,幫年輕型失智者安排工作時,可遵守2大原則。(圖/工作示意圖/取自pixabay)

「年輕型失智者會總有一種『還想做什麼』的欲望,很可惜,社會不怎麼給他們機會。」蔡佳芬表示,台灣多年前就創造保護性環境,提供精障者庇護性工作,讓他們能有收入,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但失智者因持續退化,更難創造工作環境,以致尚無企業願意聘用。

長庚醫院北區失智中心主任、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他收治過最年輕的失智患者為41歲男性,但在39歲就發病,因症狀嚴重離開職場,2個小孩最大的才15歲,太太要顧小孩又要顧丈夫,身心俱疲。由於觀察發現丈夫仍有行為能力,現在已請個管師幫忙媒合,幫助他重返社會。

「幫助失智者找工作的行為,叫做『職業再造』,創造適合他的工作,發揮既有的生產價值。」徐文俊表示,台灣對失智者工作權的倡議尚在初步階段,去年林口長庚已與桃園木匠的家協會結合,讓失智者去整理二手衣、做木工,「只要與記憶無關的工作,都可以多嘗試,做手工藝也可以。」

▲▼台灣失智症協會「Young咖啡坊」開幕。(圖/記者黃克翔攝)

▲台灣失智症協會聘用年輕型失智者當店員,就是一種「職業再造」。(圖/記者黃克翔攝)

蔡佳芬也表示,每當家屬詢問可以幫失智症患者找什麼工作時?她都會建議遵循2原則:一為外觀相近、二為內容相似。她舉工程師為例,就算發病後無法寫程式,但可以在輕度階段讓他做「打字」工作,「一樣可摸到鍵盤、輸入文字。」

蔡佳芬還有另一名年輕型患者,原本工作內容與溝通有關,確診後家人就安排他打電話、當巡守隊,從原本擅長的工作抽掉複雜的部分,讓他能夠在熟悉的領域穩定生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