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杯含糖飲料? 醫揭「糖會致癌」3大可怕原因!

汪國麟醫師的健談室

汪國麟醫師的健談室 汪國麟醫師

現任南投東華醫院醫療副院長,復健治療科專責醫師,體適能、體重控制與營養醫學門診負責人。接受正統醫學訓練,但卻不以此自限;善用醫療診斷技術,但常跳脫框架思考;極力推廣微營養素於治療疾病與保健養生。

文/汪國麟醫師

絕不是得了糖尿病的人才需要拒糖於千里之外!

吃太多糖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一般大眾並不陌生,諸如容易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甚至糖尿病等等。這方面的研究不勝枚舉,例如在2013年在歐洲所發表的有一個關於加糖軟性飲料與糖尿病關聯性的研究。該研究屬於EPIC(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study的一部份。這個研究簡單的結論就是:每天喝12盎司(336克,約為一罐可口可樂的重量)的加糖軟性飲料,會增加約兩成得到糖尿病的機率。

手搖飲料,飲料,手搖杯,茶,珍珠奶茶,珍奶。(示意圖/記者許力方攝)
▲你也是每天含糖飲不離身的「愛糖一族」嗎?(圖/記者許力方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糖對人體的危害絕不僅於此!

我們一直確信許多環境毒素及食品工業所使用的違法添加物,都有引發各類癌症的風險,然而讓大部份人意外的是,真正隱藏的健康殺手,比起這些毒素或違法添加物,和我們要更親近的多。這個殺手就是「糖」。目前醫學界已經證實,糖不但是導致代謝症候群與糖尿肥胖症的重要原因,也是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與轉移的推手

▼醫師發現,糖不僅會導致糖尿肥胖症,還會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圖/達志/示意圖)
糖。(圖/達志/示意圖)

以乳癌為例。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每年約有20萬的美國女性被診斷出乳癌,而其中約4萬人會死亡。在台灣,乳癌一直高居女性癌症的第一或第二位,而台灣乳癌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於歐美。乳癌可說是女性健康及壽命的頭號殺手。目前已經有眾多的研究證實,血糖偏高與乳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還不止這樣。

在2006年,澳洲發表了一個號召14萬人、歷時8年的超大型研究的報告。這個報告簡單的說就是,偏高的血糖和好幾種癌症的發生率都有密切的關聯,無論男女皆然。這些癌症包括乳癌、肝癌、大直腸癌及膀胱癌等

是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糖,具有促發或惡化癌症的潛在風險。此處所謂的「糖」,並非單指以糖果形式存在的零食,而是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極易造成血糖和胰島素波動的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各種糕點、西式麵包、白麵粉(去掉麩皮)所製成的食品、含糖軟性飲料(汽水、可樂、台灣的手搖茶等)。

甜蜜蜜的「糖」之所以會是引發癌症的致命的殺手,原因可簡單歸納如下:

1.糖是癌細胞最喜愛的食物。
2.糖的代謝要靠胰島素,糖多胰島素的分泌就多。胰島素是一種生長性的賀爾蒙,會促進癌細胞的成長與轉移。
3.糖及胰島素都會增加發炎反應,對癌症來說猶如火上加油。

你可能會說,這又如何,我又沒有糖尿病,不至於有血糖的問題。請別誤會,這裡所謂的偏高血糖,並不需要嚴重到糖尿病的程度,只要比我們目前認為「正常」標準內稍微偏高的血糖值就夠了。

血糖,糖尿病。(圖/達志/示意圖)
▲研究發現,飯後血糖高於199的人,罹癌死亡率增加5成。(圖/達志/示意圖)

究竟多高的血糖就具有危險性了呢?日本在2012年所發表的一個針對2,438個對象、追蹤了19年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很驚人的警惕:無論是空腹血糖在100左右的人,或是飯後血糖高於199的人,會讓因罹患癌症而死亡的機率,增加5成以上。

許多人對於空腹血糖100沒什麼概念,我這樣說好了,如果你去體檢,絕大部分的醫師會這樣告訴你兩個字:正常。沒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空腹血糖大於126,叫做糖尿病;介於110和126之間,稱之為前期糖尿病(現在已修正到100到125)。因此,空腹血糖100在當前的醫學認知之下,當然就是「正常」囉。但是從上面這個研究看來,所謂「正常值」顯然已經不正常了!由此可見,不止糖尿病患者,就連我們普羅大眾也都面臨了「糖糖危機」。

那麼究竟血糖該降到什麼標準才能減少罹患癌症的機率呢?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空腹血糖最好在86左右最好,至少不要超過90,而飯後血糖也不要超過140。維持在這樣水準的血糖,不僅減少了糖對細胞與組織的危害,更可避免伴隨高血糖而來的血中胰島素的升高,而後者正是促發癌症惡化的生長性賀爾蒙。

所以,究竟誰該將糖拒於千裡之外呢?看來你我都不例外。

本文作者:汪國麟醫師,現任南投東華醫院醫療副院長,復健治療科專責醫師,體適能、體重控制與營養醫學門診負責人。接受正統醫學訓練,但卻不以此自限;善用醫療診斷技術,但常跳脫框架思考;極力推廣微營養素於治療疾病與保健養生,強調每個人都必須追求最佳的健康狀態,而且堅信關鍵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本文經授權轉自:汪國麟醫師的健談室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