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你也不懂...」 這些話很傷父母的心...你說過嗎?

散步,祖父母,父母,子女,親子。(圖/達志影像)

▲家人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我們似乎總是對別人更有耐心,面對自己的父母反而無法好好說話,任由情緒的槍口對準他們瘋狂掃射。《健康時報》就整理出7句會讓父母傷心的話,快來看看你是否也說過呢?下次提醒自己多一點耐心吧!

1.「好了,好了,知道,真囉嗦!」
父母的囉嗦是他們認為的最有效的關心,你可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想,能聽到爸媽嘮叨也是一種幸福,這至少意味著父母耳聰目明,意味著他們有溝通和交流的意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有事嗎,沒事?那掛了。」
在外工作的兒女常把忙碌掛在嘴邊,即使是面對爸媽,也是分秒必爭。平時見到父母的機會少,父母出於關心才打電話來詢問,只是希望聽聽孩子的近况,所以你再忙也不要把自己的焦躁表現在電話裡。

▼不耐煩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講電話,吵架,爭執,手機,說話(圖/達志/示意圖)

3.「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老人也是有自尊心的,雖然他們行動不便,表達不如我們俐落,但他們的感知能力並沒有退化,子女的一句無心的話都可能成為他們心理的一道傷口,不要讓爸媽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4.「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老人身體素質不比年輕人,會力不從心,例如腳不好,每天還是願意爬高踩低,做些這個年齡段看似危險的活動,但這不是表示子女應該徹底斷了他們的念想,好像跟他們說「你沒用了」,相反的,應該鼓勵,但鼓勵的同時有提醒。有心理研究顯示,心理年齡更年輕的老人擁有更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壽命也更長。因此,所以不要輕易剝奪老人的「成就感」。

▼老人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孝順,家人,父子,親人,(圖/達志/示意圖)

5.「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了!」
父母有他們那個年代的生存法則,可能對於我們已經不再適用,但至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如果父母強行拿他們的意見來左右你的生活,你應該有所保留,但不是粗暴武斷地否決那些生活經驗的價值。

6.「我要吃什麽我知道,別夾了!」
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子女難得回一趟家,父母會竭盡心力做一頓豐盛的飯,很想讓孩子嚐嚐這個嚐嚐那個,這是一種因為幸福而感到的迫切,如果因為他們多夾了一塊肉你就煩躁,只能說你太辜負了父母的一片心意。

7.「說了別吃這些剩菜了,怎麽老不聽啊!」
父母可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人,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子女既要考慮到他們的健康,也要考慮到他們的心理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地幫他們改掉吃剩菜剩飯的習慣,例如一起吃飯時幫忙把剩菜剩飯打包帶走,或者養貓狗,幫著處理這些剩飯,還能給父母陪伴。

▼廚餘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食物浪費,廚餘,垃圾,剩菜剩飯

事實上,《生命時報》曾經引述專家說法,探討「為什麼我們對越親的人反而越沒耐心」。專家指出,親人是比「外人」更穩固的一種關係,我們知道即使言行太過分了,他們也不會計較、不會記恨,即使拿他們當出氣筒,也能獲得寬容、理解、忍耐、體諒。

專家進一步解釋,一般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會回家宣洩,而在這樣一個能給予心理安全感的環境裡,我們就容易忘記怎樣好好說話,以致於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誇大、貶低的語言。

另外,對親近的人心理預期太高了也是原因。專家表示,我們認為親人應該支持自己,一旦碰到不順,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覺得「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算了,怎麽你也不理解」,越想越生氣。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