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我們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約人吃飯,問要吃什麼,很多人說「隨便」,最後有人耗不下去給了提議,但剛剛說隨便的人可能否定或挑剔,再問一次,他還是說「都可以」。對此,有心理學家做出分析並提醒,沒事別亂說「隨便」,否則一來一往造成的落差可能反而強化了你並不隨和的社交形象。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大將軍郭」,有多年的心理諮詢經驗,她經常在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裡都有病」分享心理學知識。她之前撰寫一篇「不是隨便的人,就別總說『随便』」的文章,分析為什麼有人喜歡說隨便。
「大將軍郭」指出,確實有人是不太有所謂的,最後也能欣然接受別人的安排,但那些說了隨便又挑剔的人,經常在社交中給人很大壓力,「說隨便的背後,不代表這個人沒有需求,只是他不表達,卻把問題拋給了對方,想讓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她認為,可能是受文化影響,例如小時候去親戚家做客,不能直接表達「我想吃糖」等,這樣會被家長訓斥不禮貌,即使有你非常想要的玩具,也得先看父母臉色,然後靦腆地搖搖頭,等別人塞到你手裡。
▲聚會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大將軍郭」說,長大後我們也羞於表達需求,尤其面對不是很親密的人,更擔心直接表達需求會讓我們看上去不那麽隨和,於是隨便就成了「隨和」的代名詞;但除非你真的可以壓抑自己的所有需求,否則不要輕易說隨便,因為它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反而增加了煩惱。
她進一步解釋,先說了隨便,等於標明自己是可以接受別人的安排的,這句話可能會拉升你的社交形象,讓別人對你形成「隨和」的印象,給了對方一個良好的預期,但你之後挑剔,這等於破壞了你之前建立的形象,打破了對方的預期。「這一來一回造成的落差,反而強化了你並不隨和的社交形象。倒不如一開始就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在對方沒有預期的時候,更容易接受。」
▲溝通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大將軍郭」還說,一句隨便聽起來簡單,其實卻是在給對方出難題,給別人造成壓力和選擇難題。她也強調,說隨便並不一定會留下隨和的好印象,因為這看上去也像是不在意,你不願意花時間跟對方討論交流,是一種應付的態度。
另外,經常說隨便也是在為難自己。「大將軍郭」指出,你壓抑自己的需求,無法正視真正的自己,如果對方不知道你的想法又沒滿足你的需求,失望的是你自己;當初你放棄了選擇的權利,放棄了滿足自己的機會,就要做好別人會隨便對待你的準備。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趣味影音推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