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作祟!男子身高縮水22公分脖子無法轉動


▲50多歲的楊先生因僵直性脊椎炎看錯門診,身高從171公分縮減了22公分。(圖/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提供,下同)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一名50多歲的楊先生年輕時開始出現晨僵下背痛,因至骨科就診找不到原因,身高從171公分縮水了22公分,長期下來脖子僵硬到無法轉頭,經過30年終於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調查發現:知道僵直性脊椎炎為免疫疾病,於免疫風濕科治療的病患僅佔兩成

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6日公布「亞太地區僵直性脊椎炎生活影響調查報告」,該調查分析台灣、澳洲、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越南等七國共287名病患現況,台灣有55名病患接受訪問。其調查發現,僵直性脊椎炎確診時間快、病患有病識感:超過6成受訪者於一年內確診,多數病患選擇在骨科治療,而知道僵直性脊椎炎為免疫疾病,在免疫風濕科治療的病患僅占兩成

▼病友楊先生(左二)、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中)及僵直性脊椎炎協會理事長高正(右二)合影。

調查也發現超過7成病患半夜會因疼痛中斷睡眠醒來,且有超過8成病患自覺身體姿是已受影響,頸椎已有僵化情形,比七國平均質僅五成高出許多;另外病患擔心長期服藥產生副作用,因此完全按照醫師處方治療者不到5成。另有3成病患除了處方用藥外還自行合併成藥,有病患為緩解疼痛,習慣飲用含止痛成分的感冒糖漿,醫師表示,就有病友因此終身洗腎。

台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暨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為免疫反應引起的發炎疾病,起因為體內產生過多發炎分子如TNF-α(腫瘤壞死因子),造成慢性發炎、產生持續疼痛,接著衍生情緒、睡眠、姿勢、生活品質等問題。主要治療目標為抑制發炎,減少未來發生脊椎的傷害及減少併發症,疼痛控制只是疾病治療的一部份。

僵直性脊椎炎目前尚無根治之道,但能透過物理治療、手術、藥物、或者是生物製劑等適當治療延緩病程。台灣的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大多僅使用一種非類固醇抗炎類藥物,但醫師手上還有許多治療的武器,當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彰、病患的發炎指數仍持續偏高時,健保也有給付生物製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得源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該打破「為了止痛而治療」的錯誤迷思,即使不痛,也應持續接受正規治療,控制好發炎,若對藥物有疑慮,應主動與醫師討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