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憋尿壞處多,腎臟科醫師給警告。(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現代人生活繁忙,為了把握分分秒秒的工作時間,不少國人有愛憋尿的壞習慣,就連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都看不下去,點出憋尿對身體「帶來的10大傷害」,除了會引發腰痛、排尿困難、血尿、尿失禁等問題外,突發性的血壓升高,還可能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等急症,千萬要小心。
洪永祥醫師在YouTube頻道《早安健康》中列出憋尿造成人體10大傷害:
1.下腹痛及腰痛
當人們處在緊繃的憋尿狀態時,肌肉會不停地收縮,進而導致筋膜或肌膜發炎,接著就會引發下腹痛或腰痛。
2.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
排尿時需要逼尿肌與括約肌的協調運作,然而經常憋尿就會使此項協調能力產生障礙,最終無法順利排尿。
3.慢性前列腺炎
男性經常憋尿會誘發慢性前列腺炎,恐受急尿、頻尿所苦。
4.泌尿道結石與血尿
結石一開始為結晶,若長時間愛憋尿,結晶就會一直增大,從而形成腎結石、輸尿管結石。
5.頻尿、急尿與尿失禁
當長期處於憋尿狀態中,恐造成要解尿時解不出來,或是還沒走到廁所就漏尿的窘境。
6.泌尿道感染
女性常憋尿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因尿液處於濃縮狀態、很容易滋生細菌,加上女性尿道較短,更容易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反覆的泌尿道感染恐致抗生素失效,這是很危險的。
7.突發性血壓升高
有研究顯示,憋尿時因不舒服,血壓會升高,進而增加中風或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曾有案例發生。
8.慢性腎衰竭
經常憋尿會使整體泌尿系統功能受損,容易因此產生慢性腎衰竭。
9.膀胱憩室
明明要把尿排出卻硬撐,導致膀胱黏膜產生凹陷,其稱為膀胱憩室,會引發排尿不適、藏汙納垢,甚至是細菌感染。
10.膀胱破裂
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常發生在植物人或臥床的長者身上,由於對方無法主動表達,若膀胱持續膨脹、又無法順利排尿,最終可能導致破裂。
▲泌尿科醫師認為,膀胱感覺7、8分滿再去尿,能讓膀胱發揮儲尿作用。(示意圖/達志)
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曾說明,「憋尿」和「儲尿」是完全不同的。不論是門診病人、手術後的患者,以及在醫學會學術報告的主張,「我都是支持正常的膀胱,就必須要讓它有正常的儲尿工作」,也就是不要一有尿就去尿,適度忍一下讓膀胱發揮儲存尿液該有的動作。
侯鎮邦解析,「一有尿就去上」恐致3大後果,包括讓人患得患失,一天的專注力都在膀胱,嚴重干擾生活品質;再者,當膀胱內的尿液不夠就去尿,其實會增加膀胱逼尿肌的負擔,年輕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老了後膀胱收縮功能退化,排尿就會變得很弱、很細,甚至滴滴答答。最後,當膀胱的逼尿肌長期負擔增加, 反而會造成膀胱病變、延展變差、慢性纖維化。
侯鎮邦建議,當感覺膀胱7、8分滿時再去尿,強調「這樣不叫做憋尿,也不會導致尿路感染。」並將膀胱排尿比喻為一把弓,正常的拉弓,射出去的箭才會又快又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