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小鹿斑比」嚇壞急求助!醫揭皮膚變色原因 3動作防復發

▲▼多汗症,流汗,濕熱,夏天,爆汗。(圖/視覺中國)

▲台灣夏季潮濕悶熱,有可能引發汗斑。(圖/視覺中國)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台灣的夏季潮濕悶熱,在烈日下短時間就能讓人汗流浹背,醫師透露,有民眾因為發現背上或胸口出現變色的皮膚病灶就診,經檢查是得了「汗斑」。醫師提醒,汗斑很容易復發,除了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也要避免讓皮膚長期處在悶熱環境、流汗後盡快沖澡或擦乾皮膚,以及搭配含殺菌成分的洗劑治療可減少復發。

皮膚科醫師黃幼鳴在粉專發文指出,台灣地處亞熱帶,不時就有運動員或年輕學生在高溫溼熱的夏季,發現背上或是胸口有變色的皮膚病灶,嚇得跑到診所求助,經過診察是得到汗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汗斑?黃幼鳴解答,汗斑的正式名稱是「變色糠疹」,是一種皮膚表淺的黴菌感染,病灶的顏色會和周遭的正常皮膚不同,可能較深也可能較淺,有時還會泛紅,通常單一病灶都是呈現境界分明的小圓斑,伴隨輕微隆起、脫屑。

▲門診常會看到胸、背部及手臂上出現像梅花鹿般、大小不一的紅褐色或白色斑點,平日裡幾乎沒有症狀,但流汗後可能會有癢或刺痛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汗斑。(圖/成醫提供)

▲汗斑病灶的顏色會和周遭的正常皮膚不同。(資料照片/成醫提供)

黃幼鳴表示,這些單一病灶會彼此融合成一片,常見於前胸、上背、頸部、上臂、肘窩等地方,偶爾也發生在臉部及小腿,造成外觀困擾,患者可能會感到輕微癢感,但也可能完全沒有不適的感覺。

黃幼鳴進一步說明,導致汗斑的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 species,馬拉色菌)是皮膚的常在菌,正常皮膚上都會有皮屑芽孢菌的存在,但在合適的條件下,「皮屑芽孢菌會從乖巧的酵母菌型態轉變成寄生性質的菌絲體型態」,進而導致汗斑發生。

黃幼鳴也提到,皮屑芽孢菌特別喜歡生長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地方,潮濕悶熱的環境也有利於皮屑芽孢菌生長繁殖。此外,多汗症、藥物(口服避孕藥、系統性類固醇)、免疫功能不全、營養不良等,都是可能引起汗斑的原因。

▲▼汗斑。(圖/越診所提供)

▲汗斑治療可用抗黴菌藥物。(圖/越診所提供)

為何汗斑患處會變色,黃幼鳴解釋,皮屑芽孢菌會產生色素和螢光吸收紫外線,讓皮膚不容易因紫外線變黑,且最重要的原因是,皮屑芽孢菌的副產物「杜鵑花酸」會抑制黑色素形成,導致皮膚較白,所以即使進行殺菌治療,皮膚也要持續數月才會逐漸恢復,而少數情況下,皮屑芽孢菌會引起皮膚輕微發炎,進而導致發炎後色素沉澱,讓膚色變深或是發紅。

在治療方面,黃幼鳴建議,可使用外用的抗黴菌藥物殺菌,若病灶範圍廣、外用治療無效,或是停藥後容易復發的族群,可使用口服azole類的抗黴菌藥物來治療。

「汗斑容易復發主要是因為皮屑芽孢菌本來就是皮膚的正常菌叢之一,藥物很難完全殺除它們。」黃幼鳴提醒,患者應避免讓皮膚長時間處於悶熱的環境,流汗後盡快沖澡或擦乾皮膚,也可使用含殺菌成分ketoconazole的洗劑,在淋浴前搓揉塗抹於容易復發的位置,五分鐘後再沖洗掉,每周使用二至三次的間歇性方式維持性治療,可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關鍵字: 汗斑 流汗 黴菌 皮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