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要冰敷嗎?做錯關節恐變「氣象台」 醫解答2招可舒緩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有時不小心扭傷腳踝,腳踝又熱又腫,你是否會拿起一包冰塊冰敷止痛呢?醫師提醒,冰敷會導致微血管收縮影響修復,若傷處未完全痊癒,還可能會演變成風濕,讓人體變成「氣象台」。醫師建議,若想舒緩不適,可改用彈繃綑綁患處與服用止痛藥取代冰敷照護。

中醫師黃獻銘在頻道《阿銘師x鍼還傳》中表示,曾有病患受傷之後先冰敷6至8小時才就診,腳都已經冰敷到腫泡,到底扭傷之後應該冰敷嗎?黃獻銘認為,「可以的話就不要冰敷」。

黃獻銘解釋,受傷後最讓人感到不適的就是紅、腫、熱、痛,醫學上統稱這四個症狀為發炎。早期會透過降溫讓血管收縮,減少水分滯留,減緩筋膜張力,改善消炎的狀況,但事實上發炎雖然讓人感到不舒服,卻也同時能修復傷口,「發炎有他不舒服的地方,但卻有其必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冰敷,熱敷。(圖/達志/示意圖)

▲黃獻銘認為,如果可以的話就不要冰敷。(圖/達志/示意圖)

黃獻銘指出,在新的軟組織受傷最新原則中,已將從前「P.R.I.C.E」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抬高改為「P.E.A.C.E」保護、抬高、避免消炎處理、壓迫、衛教,移除了冰敷,更要避免服用抗發炎藥物,讓微血管能持續運出壞死組織,並且持續修復傷口。

黃獻銘說明,有研究提到,如果先冰敷再熱敷,會導致部分中小型動脈就不會打開,「所以一開始你決定冰了它,那可能它就離你而去了」。

那該如何減緩患部不適?黃獻銘建議,可以使用彈繃綑綁患處,分散張力也能減少血液流進太多造成的腫脹,此外,也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藥替代冰敷,就能處理大部分不舒服的感覺。

▲厚底鞋,涼鞋,腳痛,腳痠,腳底板。(圖/記者李佳蓉攝)

▲醫師建議,可改用彈繃綑綁患處與服用止痛藥取代冰敷照護。(圖/記者李佳蓉攝)

他提醒,止痛藥與消炎藥不同,部分藥品如普拿疼並無消炎效果,不過像是待克菲那(Diclofenac),或者是非類固醇的消炎藥NSAID就可消炎,但受傷後七日內,「最好是連消炎藥都能免則免」,真的要吃就吃止痛藥,才能讓軟組織適度發炎促進修復。

要特別注意的是,黃獻銘強調,如果民眾遇到關節的扭挫傷,除了盡可能用非冰敷方式取代照護,也要盡快找尋中醫師、物理治療師或復健科醫師協助後續處理,以免傷未能徹底痊癒,演變成風濕,讓身體變成「氣象台」,每逢天氣變化就疼痛不適。

扭傷。(圖/達志/示意圖)

▲若傷處未能徹底痊癒,會產生風濕,每逢天氣變化就會疼痛難耐。(圖/達志/示意圖)

他也提到,如果真的傷部紅腫太燙不適,還是可以用冰敷改善,不過如果諮詢醫師後能不冰敷就不冰敷,避免產生副作用,也能增進傷後的生活品質,畢竟「養生不是養生命,也要養生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