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蔚承 圖/pixabay
有沒有發現,家裡的蟑螂越來越難用蟑螂藥殺?有研究發現,蟑螂已經有抗藥性!要怎麼殺蟑才有效?要戰勝牠就要「知己知彼」,了解關於蟑螂的10個小知識,了解後也能預防牠入侵你的家。
抗藥性蟑螂出現 牠會稱霸地球?
根據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刊載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的新研究顯示,蟑螂已經產生多重抗藥性,不只對常用的殺蟲劑,同時也對其他不同等級的殺蟲藥有抵抗力。
以往殺蟲都是用多種殺蟲劑加以混合的「雞尾酒殺蟲劑」,以免昆蟲產生抗藥性,但這個方式對蟑螂可能已經無效,在實驗中,僅能控制卻無法減少蟑螂數量。主要研究者普度大昆蟲系教授沙爾夫(Michael Scharf)指出,對抗蟑螂除了用藥,還要用其它方式,例如誘捕或用吸塵器,但保持環境衛生才是根本之道。
北一女中生物老師、蟑螂專家蔡任圃指出,這樣的說法很普遍,愛吃含糖的食餌或對殺蟲劑敏感的蟑螂死光後,剩下的就是能適應環境的,不僅蟑螂,所有昆蟲都是如此。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榮譽教授徐爾烈則指出,抗藥性的問題在居家還不嚴重,但是在傳統市場、街道等地的噴藥殺蟲較可能造成抗藥性的問題。
怎麼殺蟑才環保,不會有抗藥性?
因為噴藥會造成環境汙染,因此現今居家環境大都使用餌劑。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黄基森指出,餌劑是最有效率殺蟑的方式之一,利用蟑螂喜歡吃糞便和同類屍體的習性,來達成連鎖殺蟑的效果,「蟑螂有群聚費洛蒙,即使是屍體也會散發,吸引同類來吃,」蟑螂吃完會回到巢穴,藥物發作後死亡,又被同類吃掉,繼續毒殺其他蟑螂,大約3個月後可以降低蟑螂量。
但徐爾烈指出,已經有研究發現,蟑螂越來越不喜歡吃餌劑,加上每種蟑螂喜歡的味道也不同,因此很難完全殺滅居家蟑螂。
蔡任圃也指出,用藥效益最好,但如果家中有寵物、小孩可能會有中毒的風險,直接用拖鞋打,蟑螂肚破腸流也有細菌傳佈的問題,如果能用熱水燙或肥皂水噴最安全,「相對地,效率也差。殺蟑很難有既有效、又環保、又不會有抗藥性的問題。」
蟑螂會爬上臉吃食物碎屑?10個蟑螂的知識
1.家裡有一隻蟑螂,不論死活,表示還有很多隻在家裡
不一定。徐爾烈有時只躲避雨水或天敵闖入家中,但有時如果在盒子、掛畫上看到一隻,很有可能裡面是一群蟑螂,那隻被看見的是因為空間太太小被擠出來。
蔡任圃指出,看到蟑螂時,可以先檢視家中堆積雜物的廚櫃或儲藏室,看地面、隔板是否有蟑螂糞便,如果有就表示蟑螂可能已經在家中住下,這時就要採取殺蟑措施。
2.如果吃完東西沒擦嘴就上床睡覺,蟑螂會爬上臉吃嘴角的油漬和食物碎屑
正確。食物會吸引蟑螂前來覓食,因此有機會爬上臉吃嘴角的食物殘渣,如果手上或指甲縫有食物殘渣,蟑螂也會啃咬手指周圍皮膚。徐爾烈指出,曾有案例是小嬰兒喝完奶,因嘴邊有奶漬,蟑螂就爬上去吃,還順便把嬰兒的睫毛也吃光,但嬰兒沒辦法動,無法抵抗。
3.家有喇牙,表示家裡有蟑螂
可能有。喇牙正式名稱為「白額高腳蛛」,蟑螂是牠很好的食物,有喇牙表示家裡可能有蟑螂。
4.夏天的蟑螂數量比較多
錯誤。蟑螂的確在夏天長得多又快,會出來覓食和交配,但不表示冬天就沒有蟑螂,只是因為天氣冷,牠們躲在水溝或縫隙中、較不活躍。
5.雨天蟑螂比較容易跑出來、闖進家中
正確。水溝較淺時,蟑螂會待在水溝底部,但下雨水太多會淹水,牠就會被趕出水溝,進入居家環境找棲息地。
6.家裡即使勤打掃、再乾淨都會有蟑螂
正確。徐爾烈家裡有許多無法打掃到或忽略的隙縫,這些隙縫就是蟑螂最喜歡的地方,例如有些木製的餐桌是折疊式或拉開變成長桌,一般不大可能去清理桌底的隙縫,但蟑螂最喜歡待在裡面。
蔡任圃也指出,蟑螂防不勝防,能做的就是把縫隙堵死、把食物收好,將排水口、浴室抽風機加裝網子或關閉。
(要阻絕蟑螂進入家中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吃剩的廚餘收好、保持環境衛生。圖片來源:pixabay)
7.蟑螂會裝死
不會。裝死是許多昆蟲的本能,但蟑螂不會。蟑螂是許多動物的食物,受到威脅就會逃跑,被打到可能斷了幾隻腳,但沒有打死,可能會原地暈過去,但不久又會一拐一拐地跑走,所以才會被以為會裝死。
8.母的蟑螂才會飛
錯誤。蔡任圃指出,只有年輕公蟑螂會因為求偶或驚嚇而飛,但牠們其實不喜歡飛;而母蟑螂身體較圓胖,因此飛不太動。
9.用拖鞋打爆蟑螂,會有小蟑螂跑出來
看品種。徐爾烈指出,居家常見常見的如德國蟑螂,卵莢會掛在母蟑螂身上,孵化後再爬出來,其他如美洲蟑螂、澳洲蟑螂、棕帶蟑螂等都有卵鞘,產卵後需要約1個月孵化,因此不會打死後跑出小蟑螂。
10.蟑螂到處爬,身體很髒
錯誤,其實蟑螂很愛乾淨。由於蟑螂的感覺器官都在體表,如果有髒東西或異物會讓牠不舒服,也不利於牠存活,因此牠常會將觸角、腳含入口中清洗。
另外蟑螂也怕生病,因此會不斷用口器清洗身體,「學生觀察過,蟑螂平均1小時自我清洗2次以上,比人類還多,」蔡任圃笑說。
延伸閱讀: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