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上無毛!醫分析3大掉髮原因...「雄性禿」做這件事下場更慘

▲▼薯條不能治禿頭。(圖/免費圖庫pakutaso、pixels)

▲掉髮、禿頭可能和體質狀況有關,若有大量掉髮問題,要儘速就醫。(圖/免費圖庫pakutaso、pixels)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掉髮、產後落髮是不少人頭頂困擾,醫師指出,正常人每日都會掉髮,數量大約介於50~150根左右,季節的交替也可能增加落髮量,不用過度擔憂,但如果洗髮後地上、起床枕頭上有明顯加倍掉髮量,且持續一段時間,建議就要就醫檢查,尤其是有「雄性禿」的人,大多和遺傳有關,千萬不能過度進補,恐加重掉髮。

中醫師賴睿昕指出,臨床上將掉髮分為「圓形禿、產後落髮、雄性禿」,中醫治療會依據不同體質接受藥物或針灸,同時也能鑑別診斷是否為其他造成掉髮的疾病,切勿自行尋求偏方治療,延誤治療黃金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許多人誤以為高溫可把油脂清除乾淨,但用過熱的水洗頭,反而會造成毛囊破壞,吹頭髮時最好和頭皮保持10公分以上的適當距離,吹風機也別過熱,更要見可能減少染燙;而在飲食方面盡量均衡攝取,切勿採取激烈手段,像是只吃水果或喝水來節食減重,否則還沒掉體重,可能就先掉頭髮。

▲掉髮,禿頭,整理頭髮。(圖/記者嚴云岑攝)

▲醫師提醒,平時要盡量減少頭髮染燙等熱傷害,才能保持頭髮健康。(圖/記者嚴云岑攝)

1.圓形禿
又稱為「鬼剃頭、油風、班禿」,多是突然的髮落,好發於年輕人,成因與情緒壓力有關。中醫認為壓力型掉髮成因為「肝鬱氣滯」,生活中的壓力會造成人體肝氣疏泄失常,導致氣血循環不佳,進一步使得髮失所養,除了掉髮,此類病人還可能伴隨睡眠障礙,食慾下降等症狀。

治療上可以給予加味逍遙散酌加丹參、赤芍來疏肝解鬱、活血化瘀,同時針刺落髮區域周遭,搭配太衝穴、內關穴,不僅能疏通情緒壓力,也可以改善局部氣滯血瘀。

2.產後落髮
女性懷孕期間雌激素會延長頭髮生長期,等產後雌激素下降後,大量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一般約在產後3~4個月可看到明顯產後掉髮,一天可能多達300根。中醫認為生產過程會造成肝血及腎精的損耗,加上產後沒有足夠的休息或進食,後天失養會導致氣血虧虛。

此類病人適合給予八珍湯滋補氣血,並搭配針刺下三皇穴補腎氣、足三里補胃氣,可緩解落髮,也能改善其他因氣血不足所造成的不適,如頭痛、腰痠背痛等症狀。

3.雄性禿
型態為前額兩側的髮線逐漸稀疏並往後退,或伴隨頭頂處的頭髮變細、變稀疏,成因與基因有關,遺傳可能來自父母雙方。發生年齡大多是30~40歲,但臨床也見過20歲左右案例,且男女都可能發生。

中醫認為用藥宜清熱涼血,可搭配針刺百會穴、四神聰穴、本神穴來疏通頭皮經絡,延遲掉髮進展速度,需特別注意的是,這類的病人勿過度進補,否則可能化熱反而加重掉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