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現今已有免疫療法,患者可經由醫師診斷後,討論是否適用。(圖/免費圖庫pxhere)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罹患胃癌的67歲張女士,2017年接受胃部手術,當時已是第四期,胃切除三分之二並化療,但病情仍起起伏伏,換過多種藥物仍未能控制,之後更因惡性腸阻塞完全已無法進食、喝水,醫師進一步尋求繞道或做造口的可能,結果發現病人腹內滿滿癌細胞,根本無法手術,最後透過免疫療法才漸漸改善。
收治該病例的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指出,當時病人家屬不放棄最後希望,決定採用臨床試驗對胃癌有療效的免疫療法,但張女士使用首次藥物注射後,開始全身發癢,顯示對藥物有反應,但後續能不能發生正面的作用仍待觀察。
為改善病人進食狀況,同時間進行剖腹探查,想試著尋求繞道或做造口,但病人腹內滿滿癌細胞,所有腸子黏得非常緊,不得已又把肚子關起來。余政展直說「這是胃癌病人最糟的狀況,在過去發展到這種狀況通常拖不過兩、三個月。」
▲收治該病例的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下同)
當家屬接受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時,張女士的腸子開始通了,完全沒法進食、排便的情況,在第二次免疫治療過程中也明顯好轉,胃管引流減少且開始排便,並順利恢復飲食。余政展推斷,應是免疫治療發生作用,腸道恢復通暢活力。
之後張女士免疫療法每個月做兩次,近一年治療後,癌症指數漸漸恢復正常、電腦斷層看不到癌症跡象,所有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內,腹水消失、腸道恢復通暢。余政展說明,免疫治療藥效發揮作用的機轉是「激發人體免疫T細胞毒殺癌細胞」,研究報告的反應率大約一到兩成,張女士對免疫療法反應十分顯著,算是突出個案。
余政展提醒,不管要使用什麼治療,仍必須依醫師建議,從最標準的治療開始執行,尤其目前第一線藥物都是經過實證醫學驗證,除非第一線藥物真的不能達到效果,才再考慮包括免疫治療在內的第二線藥物。
▲使用免疫療法前後電腦斷層影像比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