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食用芭樂或含蛋白酶的水果,能防亞硝胺產出。(圖/pixabay)
文/張維鈞
越來越多研究警告,消化道癌症大多是超強致癌物「亞硝胺」所造成。身體若只有少量硝酸鹽,或只有亞硝酸鹽、胺類,單一存在不會致癌;但飲食中有時不小心會同時接觸。所以,我教大家「就算吃進亞硝酸鹽、又吃進胺類,也不會形成亞硝胺」飲食法,這樣比較實際 。
1.飯後半小時1顆奇異果或芭樂
含蛋白酶的水果(或木瓜、鳳梨),能幫助蛋白質(包含胺類)消化成胺基酸,胺類消失,就能防止亞硝酸鹽跟胺類的結合。這種富含蛋白酶的食物,吃完肉類,或坐月子乳腺堵塞發炎、關節腫痛更要吃,可防止肉類消化不完全而在腸內腐敗,產生致癌毒素。蛋白酶又能消除瘀塞和消炎,所以乳腺炎和關節炎都有用。
奇異果功能多多,它能對抗自由基,可抗老、改善缺氧、清除致癌物,還能改善肺氣腫。精神不濟時,一天2顆奇異果馬上清醒! 它也是維生素C最高的水果。
2.少吃醬菜,更不宜和胺類食物同時吃
醬菜若製作不慎,如原料不新鮮、水質不潔、含鹽量太少、醃製時間不足,都會使亞硝酸鹽濃度暴增,若同時吃含胺量高的食物,那就太危險了。因此,醬菜偶而吃就好,而且要避免搭配海鮮、起司、香蕉、番茄等高胺食物同時吃。
▲醬菜不宜多吃,避免因製作過程不佳而吃進爆量亞硝酸鹽。(圖/翻攝自pixabay)
3.補充乳酸菌
增加腸道好菌,就不容易形成亞硝胺。我說的是乳酸菌,不是優酪乳,雖然優酪乳裡面也含有乳酸菌,但是優酪乳是乳製品,所有牛奶、乳酸飲料、乳製品都含胺類。
4.食物盡量用水煮
不要高溫烹飪、不要煎烤炸,比較不容易生成亞硝胺。
5.番茄在飯後半小時之後吃
番茄雖然健康,但含有少許胺類,在飯後半小時吃絕對健康,因為已經和上一餐吃的亞硝酸鹽隔離,不會形成亞硝胺。吃番茄我用南部傳統沾醬汁吃法,醬汁做法是醬油加白糖、薑汁、醬油膏,我還會調點亞麻仁油或橄欖油、苦茶油,顧胃又能吃到茄紅素,也不會吃到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食物。
▲吃番茄可用南部傳統沾醬汁吃法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6.注意「缺氧血」徵兆
萬一吃進太多亞硝酸鹽,和血紅素結合後會使血液失去帶氧力而缺氧,於是唇色變暗(又稱烏嘴病)、頭昏不振、肩膀僵硬、煩躁等,就代表亞硝酸鹽吃太多了。此時致癌物亞硝胺的原料已經具備一半,就要更提醒自己不要搭配到胺類食物,以免癌症上身。
7.不要吃隔餐隔夜食物
青菜煮好10小時後,亞硝酸鹽濃度暴增4倍,很可怕,放冰箱冷藏也一樣。有些人為了方便,一次把幾天份的食物煮好,以為放在冰箱就沒問題,結果全家都得癌症。青菜吃不完最好丟掉。動物類食物吃不完的話要冷凍,才能阻止亞硝酸鹽形成。
本文摘自《五代中醫食療自癒養生帖》/張維鈞(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蘋果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