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侵入性治療都會使用丙泊酚作為麻醉劑。(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到醫院接受舒眠治療時,只要透過靜脈注射俗稱「牛奶針」的麻醉劑,就能在短時間進入睡眠,清醒後亦無宿醉感,近年來廣受民眾歡迎。不過,麻醉科醫師卻提醒,牛奶針副作用為血壓下降、心搏變慢,若無受過麻醉或加護照顧訓練的醫療人員在場,容易因呼吸抑制、搶救不及喪命,民眾在接受療程前,應先做3件事,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中華民國急救加護學會理事長廖文進表示,牛奶針學名為「丙泊酚(Propofol)」,為具醫療用途之麻醉劑,主要透過靜脈注射方式給藥,經常使用於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手術和親入性檢查作為鎮靜作用,因外觀呈乳白色因而得名。
牛奶針的作用時間短,藥效通常在注射2分鐘後達到高峰,一般可以維持5至10分鐘,但健檢或療程不會這麼快結束,通常需要持續注射,若一不小心注射過量,從中度鎮靜變成深度,就會造成呼吸、心臟受抑制,嚴重恐奪命。
廖文進表示,在2015年前丙泊酚尚未納入管制前,注射意外時有所聞,2012年一名女性在診所進行電波拉皮時,就因丙泊酚注射過量引發呼吸抑制死亡,最後遭法院判決有罪,須賠償家屬800萬元。
▲丙泊酚藥效來得快去得也快。(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組長蔡文瑛表示,2011年前丙泊酚致死案例頻傳,為了防止濫用意外,行政院於2015年召開2次管制藥品審議會議,公告增列丙泊酚為第四集管制藥品及第四級毒品。
不過,依據食藥署統計,自列管以來全國使用丙泊酚的機構卻連年上升,從2015年的1149家增加至2017年1746家,增幅達1.5倍,其中又以診所從703家增加至1122家最多。
蔡文瑛表示,丙泊酚在使用時應持續監視病人狀況,且須隨時有維持呼吸道暢通、人工換氣、充分供氧及其他復甦設施可供使用,2009年巨星麥克傑克森就是在家使用過量丙泊酚奪命,呼籲民眾在接受療程前,應先向醫師說明身體狀況,並在有足夠急救設備的醫療單位施作,以維護用藥安全。
▲食藥署與童綜合醫院廖文進副院長共同召開舒眠麻醉衛教記者會。(圖/記者嚴云岑攝)
廖文進則提到,年紀大、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衰竭、心肌梗塞者,應避免使用丙泊酚藥物,因為一旦施打後血壓下降,心臟收縮力會受到抑制,恐讓症狀再加重。他也建議患者,接受手術或侵入性檢查前應做的3件事分別為:
1. 簽署麻醉同意書。
2. 簽署麻醉同意書前,確認說明者是否為麻醉醫師?必要時請其出示麻醉專科醫師證書影本
3. 詢問與手術麻醉安全的相關設備,如生理監視器、插管工具、急救藥物及人工換氣設備等
若上述狀況皆符合,才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