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 亞洲人別走冤枉路

乳房,乳癌。(圖/達志/示意圖)

▲令女性聞之色變的乳癌,近年罹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呼籲下,一般都有機會把病症控制很好,而早期乳癌患者術後治療更以「預防未來復發轉移」為重。(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星座專家薇薇安、日本人氣主播小林麻央、演唱《後宮甄嬛傳》主題曲的大陸歌手姚貝娜等知名女性皆因乳癌早逝,令人不勝唏噓。乳癌嚴重威脅婦女健康,更是全球女性的公敵。

在台灣,國人10大死因中癌症連續蟬聯35年榜首,其中乳癌更是女性頭號公敵,根據104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每10萬名女性有83人罹患乳癌,若排除原位癌,每10萬名則有73人,數字相當可觀。長庚醫院乳房外科郭玟伶醫師表示,台灣乳癌好發年齡雖然在45~55歲,但臨床上觀察20、30多歲病人也不算少見,年輕族群比例近年上升很快。郭玟伶醫師指出,年輕罹癌族群通常為家庭主要照顧者,且具正值生育年齡、事業發展等特性,因此乳癌不僅對病人造成巨大威脅,影響層面更擴及家庭及社會。

早期乳癌術後治療 首重「預防未來復發轉移」

所幸隨著政府推出四癌免費篩檢,女性可透過定期乳房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期治療,以降低乳癌對生命的威脅。郭玟伶說,近年來大眾對乳癌認知逐漸提升,也比較願意主動進行篩檢。目前國內乳癌病例中,第1、2期病人各佔約30%,更早的0期約佔16%,不管是第幾期,只要遵循正規治療,都有機會好好控制,通常第1期5年存活率可達95%以上,第2期90%、第3期也有85~90%。

然而需注意的是,早期乳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10年內面臨復發、轉移問題等比例仍高達3成,因此手術後應以「預防未來復發轉移」為重。手術只是處理局部病灶,術後還需接受化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或放射性治療等其他輔助治療加以防範,只是病人在選擇術後輔助治療時,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擔心輔助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害怕治療不足可能提高復發轉移風險。

「化療常伴隨噁心、嘔吐、掉頭髮、疲倦或免役力下降等副作用,病人常常一聽到就很害怕。」郭玟伶分享曾接觸的門診案例中提到,很多年輕病人在確診當下已經覺得晴天霹靂,好不容易手術完又要接受化療,難免會擔心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及家庭造成影響,有的就會願意多花一些費用檢測是不是真的需要化療;通常醫師也會根據病人的期別、荷爾蒙受體陽性與否,以及HER-2基因的表現來決定術後輔助治療。

長庚醫院乳房外科 郭玟伶醫師(圖/安智生醫提供)

▲長庚醫院乳房外科 郭玟伶醫師表示現有的基因檢測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主要是以西方人的基因為主,並不適用於亞洲患者。

東西方女人基因大不同 治療因地制宜才精準

隨著醫學進展,各種癌症判別已從單一疾病走向多樣性,乳癌同樣如此,然而乳癌基因表現複雜,治療更需因應腫瘤不同特性。過去傳統上是從腫瘤大小、淋巴、惡性狀況、年紀、停經前後等因素評估乳癌復發風險,治療傾向於保守作法,但這樣的作法容易忽略癌細胞基因在分子層面上的差異,造成病人可能接受過多不具實質幫助的治療。目前已可透過基因檢測工具,協助醫師根據病人個別情況進行衡量,精準擬定個人化治療方針,評估輔助治療的需要性。郭玟伶指出,在臨床上,國外使用基因檢測評估乳癌復發轉移風險已有7、8年以上經驗,近1、2年更將把基因檢測結果列為治療選擇的標準工具之一。

不過,郭玟伶特別提到,現有工具多以西方人基因作為研發基礎,卻忽略不同人種基因可能影響乳癌預後表現。最新國際研究顯示,白人早期乳癌術後7年內死亡率約為亞裔人種的2倍,如果以同一標準進行評估,恐高估亞裔病人的復發風險,造成過度治療及醫療資源的浪費。

最新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 以華人基因為採樣 風險預測更精準

郭玟伶指出,現今已有最新的乳癌復發風險評估工具,為全球唯一採用華人基因組加上臨床因子,評估復發轉移風險發展的檢測,更適合國內早期乳癌病患使用。其檢測對象涵蓋乳癌第1期與第2期,不分基因亞型,皆可全面性判斷乳癌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風險,由於基因檢測準確度可達到9成,除了提供醫師更客觀的臨床病理資訊,作為醫病共同決定合適的治療策略參考,更重要的是,病患不用再陷入抉擇、少走治療冤枉路,可找到最適切的術後輔助治療方式,正面對抗癌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