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急性期分「冷熱型」 寒性病童蘿蔔等9蔬菜要少吃

感冒,流鼻涕,鼻水,咳嗽,流感,生病(圖/達志/示意圖)

▲氣喘急性期分「冷熱型」,寒性病童蘿蔔等9蔬菜要少吃。(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兒童的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患者出現的症狀有間歇性的呼吸困難、喘鳴、胸悶及咳嗽,其中大約只有1/3的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及喘鳴症狀。中醫師提醒,氣喘分為「寒喘」及「熱喘」,患者除了要遵照醫囑定期服藥外,在飲食上也要忌口,才能減緩症狀發生。

台北長庚中醫部內兒科住院醫師黃彥斌表示,氣喘又稱為哮喘,與中醫的臟腑肺、脾、腎相關,氣喘控制不好或是接觸到外界過敏原時,氣管管腔會變小,造成氣道壅塞、腫脹,甚至分泌一些痰液進入管腔中,阻塞了氣喘小朋友的呼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喘小朋友最容易在早上起床或夜間睡眠時、運動或是大笑後、季節交替、接觸到塵蟎或花粉等過敏原、空氣品質差或接觸到二手菸出現症狀。當發現這些咳嗽症狀時,就要想是不是有氣喘的可能,應該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感冒、咳嗽、生病。(圖/記者黃克翔攝)

▲只有1/3的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及喘鳴症狀。(圖/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中醫在治療上,會把病人分為「急性期」與「緩解期」,前者又可分為「寒喘」或「熱喘」。黃彥斌解釋,寒喘咳痰清白而稀薄偶伴有泡沫痰、怕冷且經常手腳冰冷;而熱喘咳痰不暢,痰質濃而不易咳出,伴隨口渴想喝冰水、容易便秘。

緩解期則是所謂的肺、脾、腎等臟腑失常,中醫師會透過「望、聞、問、切」來進行體質辨證,判斷是哪些臟腑出了問題,再開立藥物治療,或針灸、穴位敷貼、穴位按摩、氣霧吸入等整合醫療,避免患者反覆感冒而誘發氣喘,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

蔬菜,白蘿蔔(圖/記者周宸亘攝)

▲寒喘病童要少吃白蘿蔔。(圖/記者周宸亘攝)

「氣喘患者除了服藥,飲食也要特別注意。」黃彥斌提到,寒性體質的孩童,要避免吃茼蒿、苦瓜、白蘿蔔、竹筍、蘆筍、西瓜、楊桃、梨子及大白菜等寒性食物;熱性體質則要避免辣椒、芝麻、蒜、榴槤、韭菜、荔枝、龍眼、羊肉及鱔魚等熱性食物與帶殼的海鮮類,如蝦、蟹等,以免增加過敏發生率。

最後,黃彥斌提醒,兒童時期的肺功能是決定氣喘病預後的重要因素,建議在氣喘控制良好的狀態下,選擇進行間歇性休息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或球類,提升肺功能。只要控制良好,氣喘發作次數就會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少,免於終生危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