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是一種嚴重且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心臟衰竭是一種嚴重且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心臟擴大是心臟衰竭的一個常見表現。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通常分為「收縮功能不全」、「正常收縮分率型」,恐進一步加劇心臟擴大的進程,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或體重短期內增加、持續性疲倦與運動耐受力下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曾梓維指出,心臟擴大的成因多種多樣,常見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變(如擴張型心肌病)以及瓣膜疾病等,這些情況導致心臟需要承擔額外負擔,最終導致心臟結構改變並影響其功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臟衰竭通常分為收縮功能不全(HFrEF),心室無法有效收縮以及正常收縮分率型(HFpEF)。曾梓維說,通常會利用胸部X光檢測心臟大小,心電圖評估是否有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心臟超音波則能詳細觀察心室心房及瓣膜的結構和功能,核磁共振(MRI)有助於進一步分析心臟肌肉的健康狀態,此外,血液檢查中BNP(B型利鈉蛋白鏈)的升高也是心臟衰竭的一項參考指標。
曾梓維強調,心臟擴大和心臟衰竭雖然嚴重,但通過現代醫療技術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品質可望顯著改善,而預防心臟擴大和心臟衰竭的關鍵在於控制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此外,定期健康檢查和早期發現異常心臟功能,有助減少疾病的發生風險,生活方式改變及調整也很重要包含減鹽飲食、控制體重和戒菸限酒有助於減輕心臟壓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