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專家「不買這7種魚」! 太大有毒、魚眼塌不新鮮啦

高體鰤,杜氏鰤,紅甘鰺,紅甘,紅魽,魚類,海洋,漁獲,漁業,過度捕撈(圖/記者季相儒攝)
▲到菜市場購買漁獲,需要注意哪些才能不踩雷呢?(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會出現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無論是清蒸、紅燒或是煮湯,美味又不會影響它所具備的高營養價值。究竟該如何挑選一尾新鮮的魚,挑魚時該注意哪些小細節?《生命時報》邀請上海海洋大7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儲藏工程系教授陳舜勝,揭開「水產專家不買的7種魚」有哪些。

1.過重或太小
魚的大小影響口感,太小代表魚未完全發育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可能很多,且有濫捕的嫌疑,建議不要買。此外,魚年齡越大長得越大,體內也可能積累不少有害物質。

2.魚眼混濁塌陷
魚眼飽滿與否說明魚的新鮮程度,倘若飽滿凸出、透明清亮有彈性即為新鮮。相反的若是魚眼起皺混濁,或是眼內溢血發紅,說明這條魚不新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魚鱗不完整
新鮮魚身應有透明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緊密貼合。如果發現魚體黏液多且不透明,鱗片脫落代表新鮮程度差。若在選購時,發現魚鱗缺損或身體充血的魚,即便活蹦亂跳,但腐敗變質的速度也會比魚鱗完整的魚還要快。

▼除了魚的外型,還得聞聞氣味與其所處的水質顏色。(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海產店、海鮮(龜吼漁港)(圖/記者黃克翔攝)

4.魚肉氣味異常
聞聞魚鰓,也能辨別漁獲新鮮與否,正常應為有海水的鹹腥味或是淡水魚的土腥味,沒有怪味就是新鮮。同時,魚鰓會呈現鮮紅色。倘若發現魚鰓有破損,顏色灰紅或灰紫,飄散異味就是不新鮮。

5.魚肉緊實度差
用手按壓魚身,若魚肉結實有彈性、按壓後凹陷會立即消失即為新鮮。若凹陷消失得慢、肉質鬆散新鮮度則較差。

6.水箱顏色混濁
若發現水箱內水色變綠或藻類過多,說明水箱久沒換水了。這種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汙染魚體,降低魚肉品質,新鮮度大打折。建議選擇水箱內流水清澈、有泵浦供氧使流水較快的。

7.價格太低
並非貴的就是好貨,但也不能貪小便宜,價格過低可能是漁獲來源與安全性沒保證,食用變質魚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