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頸動脈狹窄」突發小中風 醫:頸部有咻咻聲要當心

脖子,甲狀腺瘤,甲狀腺。(圖/記者李佳蓉攝)

▲頸部有「咻咻」聲?小心頸動脈狹窄。(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66歲郭先生,平常喜歡抽菸和打麻將,有三高及心臟病史長期追蹤,某次門診時發現頸部有「咻咻」聲,經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中度以上的頸動脈狹窄,先以藥物控制,但某日因頭暈在路邊昏倒,之後轉診到心臟內科,緊急做頸動脈導管支架。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表示,該病患症狀算是小中風,主要是因為「頸動脈狹窄」造成血流不足,以往都會透過血管內膜切除術,但必須全身麻醉開大刀,甚至還得承擔術中突發心肌梗塞的風險,最後決定使用頸動脈支架術取代手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近10年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心血管疾病長期位居第二名,其中大家最知道的就是冠狀動脈疾病,如心肌梗塞、狹心症等,發生族群也以中老年男性較多。但魏丞駿指出,其實冠狀動脈疾病僅佔全身血管的一小部分,很多有冠心症的病人,也常見身上其他部位有血管病變,嚴重恐致死。

頸部有咻咻聲,小心頸動脈狹窄。(圖/新光醫院提供)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

魏丞駿說明,泛血管疾病包含頸動脈和椎動脈疾病(中風相關),鎖骨下動脈阻塞(頭暈,兩手血壓差異大),上腸系膜動脈狹窄或撕裂(腹痛),腎動脈狹窄(高血壓,肺水腫,腎功能變差),下肢動脈阻塞(間歇性跛行,糖尿病足,腳上傷口久不癒合),洗腎病人的洗腎廔管阻塞(洗腎不順)等。

魏丞駿提醒,血管病變高危險群包括高血脂症、腎臟疾病、老菸槍和洗腎患者,這些疾病過去常常因為處理不易、處理效果不好或只處理一部分等原因都會導致預後不佳,有時甚至要動大刀處理,也不一定是病患能負荷。

頸部有咻咻聲,小心頸動脈狹窄。(圖/新光醫院提供)

▲醫師提醒,高血脂症、腎臟疾病、老菸槍和洗腎患者都是血管病變高危險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