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管男女老少都愛自拍。(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自拍大概已經成為社交網站中的主要內容,而且不只是少女,越來越多男性和熟齡人也加入自拍行列。有心理專家分析,人們愛自拍當然不僅僅是因為手機功能升級,還是為了找到心目中的自己。
心理諮詢師蔣碩在《科技日報》的撰文指出,人像攝影界有一個說法,就是沒有經過專業形體訓練的普通人,照片會比本人看起來胖15%至20%,而心理學家的實驗證實,人在鏡子裡獲得的關於自己的印象,普遍優於對自己照片的觀感;另外,對同一張照片,來自照片主人的評價又優於他人的評價。「也就是說,普遍情况下,人們『心目中的自己』比『他人看到的自己』更好看。」
蔣碩說,基於這種偏差以及它常常帶來的失望,人們試圖透過某些自我控制的行為來進行校正,而自拍附帶的「美化」功能剛好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各種修圖軟體或者手機基本的濾鏡加上巧妙角度,都能幫助人們更好地呈現出「心目中的自己」。
蔣碩進一步解釋,這個「自己」除了更好看,可能還反映出更優裕的生活場景、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好的精神狀態,可以視為一種自我強化,而這種自我強化比起整形、健身、改善生活環境等的成本更低,人們當然樂此不疲。
▲很多人都會把陰暗面隱藏起來。(示意圖/CFP)
不過,自拍除了自己欣賞,更多是用於社交發布,獲取按讚、評論及互動。蔣碩指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雪莉‧圖克爾教授曾經說過,這種行為是演示焦慮,「你所觀看的每個人都把暗面轉到後頭,只給你看精彩和美好,展示與比較是他們最為看重的。」
雖然雪莉‧圖克爾認為這種焦慮有害情緒健康,但它充斥網路與現實生活。蔣碩表示,其實焦慮的另一面也藏著某些動力性的因素,那就是來自他人的讚美、關注給予人們的社交熱情,「人們喜歡他人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人喜歡自己,只有獲得相應的認同,人們才願意投入社交、進行更多人際的連接。」
蔣碩進一步指出,在「焦慮—強化—激勵—焦慮」的循環中,人們不斷擴展與調適自我,這不是一個完全正能量的過程,但是一個真實的過程,也是人們自我發展的需要。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